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作者: 程垓 (宋代)
汲井漫随兰炷,心情半怯罗衣。
粉香消尽无人觑,只门外子规啼。
白话文翻译:
将古诗译为白话文:
汲水时漫不经心地随意点燃香炉,心中有些怯意,怕被人看见穿着罗衣。
粉香早已散去,没有人来关注,只听到门外子规在啼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汲井:取水,井水。
- 兰炷:香炉中的兰香,通常用来熏香。
- 罗衣:轻薄的衣服,一般指女性的衣服。
- 粉香:指香粉,熏香的气味。
- 子规:杜鹃鸟,古代常用来象征哀伤,因其啼叫声似在呼唤。
典故解析:
诗中“子规啼”意在引申出哀怨之情,杜鹃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垓,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但其诗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古代女性的生活背景下,表达了女性在孤独与思念中所感受到的细腻情感,反映出对自由与情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西江月》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汲水和燃香的细节,这些看似平常的动作,却蕴含了细腻的情感。心中“怯”意的流露,揭示了对外界目光的敏感与畏惧,反映了女性的脆弱和内心的不安。接着“粉香消尽”,说明香气已无,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逐渐消逝,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感愈发明显。最后一句“只门外子规啼”,杜鹃的啼叫在此成为了情感的共鸣,既是对孤独的回应,又是对思念的呼唤。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情感的传递,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与情感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汲井漫随兰炷”:形象地描绘女性在汲水时的神态,不紧不慢,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
- “心情半怯罗衣”:展现了她对自己衣着的忐忑与不安,表明她内心的脆弱和对他人目光的敏感。
- “粉香消尽无人觑”:香气散去,伴随的是一种孤独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与无人关心的寂寞。
- “只门外子规啼”:杜鹃的啼叫成为了她情感的倾诉,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粉香”视作美好事物的象征。
- 拟人:杜鹃的啼叫仿佛在诉说情感,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前后句形成呼应,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孤独和思念为主题,展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对内心情感的敏感与脆弱,反映出对爱情、自由和关怀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井水:象征生活的平淡与单调。
- 兰炷: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精致。
- 罗衣:象征女性的脆弱与羞涩。
- 粉香:象征美好与短暂的幸福。
- 子规:象征思念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兰炷”是指什么?
A. 水
B. 香
C. 花
D. 衣服 -
“只门外子规啼”中“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D. 鹦鹉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的情感与思念。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程垓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思念,但程垓更侧重于细腻的生活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对情感的直接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