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山送客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念念还乡未得还,
偶因送客到龙山。
分明认得西归路,
只是回车却入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心心念念想要回家,却一直未能如愿。今天偶然送别朋友来到龙山,明明知道西归的路在哪里,只是回程时却误入了关口,无法回家。
注释:
- 念念:心中不断思念。
- 还乡:回到故乡。
- 送客:送别客人。
- 龙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但可理解为一个山名。
- 分明:清楚,明显。
- 认得:认得,知道。
- 西归路:回西方故乡的路。
- 回车:返回时的行车。
- 却入关:却进入了关口,暗示无法顺利归乡。
典故解析:
“龙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作送别的地点,具有象征意义。诗中对归乡的渴望与实际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使得许多文人产生归乡的强烈愿望。诗人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抒发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龙山送客二首》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送别场景巧妙结合。在第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尽管他心中满怀归乡的愿望,但现实却是未能如愿的无奈。第二句的“偶因送客”则突出了诗人因送别而产生的情感波动,既是对友人的惜别,也是对自己归乡梦的提醒。后两句则通过“分明认得西归路”和“只是回车却入关”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心中的矛盾:明知道归乡的路,却因现实的束缚而无法实现。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思乡的情感,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整首诗以龙山为背景,渗透着乡愁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念念还乡未得还”:诗人不断思念故乡,却一直无法回去。
- “偶因送客到龙山”:因送别朋友来到龙山,暗示送别的场合。
- “分明认得西归路”:清楚地知道回家的路在哪里。
- “只是回车却入关”:回程时却误入关口,象征着无法回家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如“还乡”与“送客”,对比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通过“分明”和“只是”的对比,强调了对归乡愿望的清晰与实际的无奈。
-
主题思想:
-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思乡与无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归乡梦的渴望,却因现实的无情而无法实现。
意象分析:
- 龙山:作为送别的地点,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西归路:象征归乡的希望与目标。
- 关口:象征阻碍与无奈,暗示现实的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心中一直思念的是哪个地方? A. 龙山
B. 故乡
C. 客人家 -
诗中提到的“回车”指的是什么? A. 归乡的车
B. 送别的车
C. 归途中的车 -
诗人对归乡的感情是: A. 兴奋
B. 无奈
C. 忘却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送友人》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通过月亮的意象表现更为浓烈的孤独感。
- 杨万里的《龙山送客二首》则通过送别的场景,融入了对归乡的无奈,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