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扆怜箫曲,鸾闺念掌珍。羌庭遥筑馆,庙策重和亲。星转银河夕,花移玉树春。圣心凄送远,留跸望征尘。
白话文翻译
皇帝怜爱那悠扬的箫声,皇后思念着珍贵的女儿。在遥远的羌地建造了馆舍,朝廷的策略再次推行和亲。星辰转动,银河在夜晚闪烁,花朵在玉树下春天般绽放。皇帝心中凄凉地送别远行的公主,留下车驾,凝望远去的尘土。
注释
- 凤扆:指皇帝的座位,这里代指皇帝。
- 箫曲:指悠扬的箫声,象征着皇帝的情感。
- 鸾闺:指皇后的居室,这里代指皇后。
- 掌珍:指珍贵的女儿,即金城公主。
- 羌庭:指羌族的地区,即西蕃。
- 庙策:指朝廷的策略。
- 和亲:指通过婚姻联姻来加强与外族的关系。
- 星转银河夕:形容夜晚星辰的转动,银河的闪烁。
- 花移玉树春:形容花朵在玉树下春天般绽放。
- 圣心:指皇帝的心。
- 留跸:指皇帝留下车驾,不前行。
- 望征尘:指凝望远去的尘土,表示送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彦伯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他的诗歌风格典雅,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表达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彦伯奉和皇帝的应制诗,内容涉及金城公主远嫁西蕃的事件。唐代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经常采用和亲的政策,金城公主的远嫁就是这一政策的体现。诗中表达了皇帝和皇后的不舍,以及对和亲政策的无奈和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典雅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皇帝和皇后对金城公主远嫁西蕃的深切思念和不舍。诗中“凤扆怜箫曲,鸾闺念掌珍”一句,既展现了皇帝和皇后的情感,又通过“箫曲”和“掌珍”两个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后文“羌庭遥筑馆,庙策重和亲”则直接点明了和亲的政策背景,而“星转银河夕,花移玉树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最后两句“圣心凄送远,留跸望征尘”则深刻表达了皇帝的无奈和期望,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扆怜箫曲:皇帝怜爱那悠扬的箫声,象征着皇帝的情感。
- 鸾闺念掌珍:皇后思念着珍贵的女儿,即金城公主。
- 羌庭遥筑馆:在遥远的羌地建造了馆舍,为和亲做准备。
- 庙策重和亲:朝廷的策略再次推行和亲,强调了和亲的重要性。
- 星转银河夕:形容夜晚星辰的转动,银河的闪烁,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 花移玉树春:形容花朵在玉树下春天般绽放,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 圣心凄送远:皇帝心中凄凉地送别远行的公主,表达了皇帝的不舍。
- 留跸望征尘:留下车驾,凝望远去的尘土,表示送别,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扆怜箫曲”中的“箫曲”比喻皇帝的情感。
- 拟人:如“星转银河夕”中的“星转”赋予星辰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凤扆怜箫曲,鸾闺念掌珍”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皇帝和皇后对金城公主远嫁西蕃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以及对和亲政策的无奈和期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诗歌展现了皇帝和皇后的情感,以及和亲政策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扆:象征皇帝。
- 箫曲:象征皇帝的情感。
- 鸾闺:象征皇后。
- 掌珍:象征金城公主。
- 羌庭:象征西蕃。
- 庙策:象征和亲政策。
- 星转银河夕:象征夜晚的美丽。
- 花移玉树春:象征春天的美丽。
- 圣心:象征皇帝的心。
- 留跸:象征送别。
- 望征尘:象征远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凤扆怜箫曲”中的“凤扆”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座位 B. 皇后的座位 C. 公主的座位 D. 羌族的座位
-
诗中“鸾闺念掌珍”中的“掌珍”指的是什么? A. 皇帝 B. 皇后 C. 金城公主 D. 羌族公主
-
诗中“羌庭遥筑馆”中的“羌庭”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宫殿 B. 皇后的宫殿 C. 羌族的地区 D. 公主的宫殿
-
诗中“庙策重和亲”中的“庙策”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策略 B. 皇后的策略 C. 朝廷的策略 D. 公主的策略
-
诗中“圣心凄送远”中的“圣心”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心 B. 皇后的心 C. 公主的心 D. 羌族的心
答案:1. A 2. C 3. C 4. C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边塞的孤寂和战士的豪情。
- 杜甫《春望》:表达了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徐彦伯《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前者表达边塞的孤寂和战士的豪情,后者表达和亲的无奈和期望。
- 杜甫《春望》与徐彦伯《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前者表达战乱中的忧国忧民之情,后者表达和亲的无奈和期望。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