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行即事》
时间: 2025-01-07 06:1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白话文翻译:
在芳草萋萋的原野和绿意盎然的田野中尽情游走,春天已经深入到远处的山峦,四周一片碧绿。兴致勃勃地追逐着飘落的花瓣穿过柳树成荫的小巷,感到疲倦时便坐在流水旁的苔藓覆盖的石头上。不要推辞这杯酒,它十分劝人畅饮,只怕风一吹,花瓣就会随风飘散。何况今天是清明时节,天气晴好,不妨尽情游玩,但别忘了回家。
注释:
- 芳原绿野:指花草茂盛的原野和绿意盎然的田野。
- 恣行事:尽情地游走。
- 春入遥山:春天已经深入到远处的山峦。
- 碧四围:四周一片碧绿。
- 兴逐乱红:兴致勃勃地追逐着飘落的花瓣。
- 穿柳巷:穿过柳树成荫的小巷。
- 困临流水:感到疲倦时便坐在流水旁。
- 坐苔矶:坐在苔藓覆盖的石头上。
- 莫辞盏酒:不要推辞这杯酒。
- 十分劝:十分劝人畅饮。
- 只恐风花一片飞:只怕风一吹,花瓣就会随风飘散。
- 况是清明好天气:何况今天是清明时节,天气晴好。
- 不妨游衍:不妨尽情游玩。
- 莫忘归:别忘了回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与弟程颐并称“二程”,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游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清明时节,春意盎然,诗人借此机会出游,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的郊游为背景,描绘了春日郊外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游兴。诗中“芳原绿野”、“春入遥山”等词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兴逐乱红”、“困临流水”等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最后两句“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既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美好天气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归家的温馨期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原绿野恣行事”:描绘了诗人在花草茂盛的原野和绿意盎然的田野中尽情游走的情景。
- “春入遥山碧四围”:表达了春天已经深入到远处的山峦,四周一片碧绿的景象。
- “兴逐乱红穿柳巷”:描述了诗人兴致勃勃地追逐着飘落的花瓣穿过柳树成荫的小巷。
- “困临流水坐苔矶”:描绘了诗人感到疲倦时便坐在流水旁的苔藓覆盖的石头上的情景。
- “莫辞盏酒十分劝”:表达了诗人劝人不要推辞这杯酒,它十分劝人畅饮。
- “只恐风花一片飞”:表达了诗人担心风一吹,花瓣就会随风飘散的情感。
- “况是清明好天气”: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时节美好天气的赞美。
- “不妨游衍莫忘归”:表达了诗人建议不妨尽情游玩,但别忘了回家的温馨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入遥山碧四围”中的“碧四围”比喻四周一片碧绿的景象。
- 拟人:“兴逐乱红”中的“逐”字赋予了花瓣动态,仿佛花瓣在引导诗人前行。
- 对仗:“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天和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归家的温馨期待。诗人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游兴,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 芳原绿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春入遥山:象征着春天的深入和扩展。
- 乱红:象征着春天的花开花落,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动。
- 苔矶:象征着自然的静谧和岁月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兴逐乱红穿柳巷”中的“逐”字是什么意思? A. 追逐 B. 跟随 C. 驱赶
- 诗中“莫辞盏酒十分劝”中的“劝”字是什么意思? A. 劝告 B. 劝酒 C. 劝说
- 诗中“况是清明好天气”中的“况是”是什么意思? A. 何况 B. 况且 C. 情况
- 诗中“不妨游衍莫忘归”中的“游衍”是什么意思? A. 游玩 B. 游荡 C. 游历
答案:
-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秋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程颢《郊行即事》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程颢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游兴和对自然的热爱,而杜甫的诗则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程颢的多首诗作,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
- 《程颢程颐集》:收录了二程的诗文,是了解二程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