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行》
时间: 2025-01-04 10:50: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鹃行》 ——杜甫 〔唐代〕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见过昔日的蜀国天子吗?
如今化作杜鹃,像一只老乌鸦。
它寄巢生子却不啄食,
群鸟至今仍然在喂它的雏鸟。
虽然曾经与君臣有过旧日的礼节,
如今满眼的亲情却让它孤独。
它在深树中窜伏,
四月五月偏偏高声鸣叫。
那声音哀痛得让嘴里流血,
它所诉说的事情总是微不足道。
你难道摧毁了它的真正愤怒,
羞于带着翅膀,伤害了自己的愚昧?
苍天的变化谁能预料,
万事的反复又有哪里没有呢?
万事反复又有哪里没有呢?
难道还记得当年殿前群臣的趋附?
注释
- 蜀天子:指的是蜀汉的皇帝,杜甫通过杜鹃暗示了权力的失落。
- 杜鹃:一种鸟,常被用作象征失去和悲伤,因其鸣叫声哀伤。
- 群鸟:指代其他鸟类,暗示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 四月五月:指的是杜鹃鸟的鸣叫季节,象征着痛苦与哀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共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被后人誉为“诗圣”。
创作背景: 《杜鹃行》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的某个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中通过杜鹃的悲鸣表达对失去权力与尊严的痛惜,借鸟之声诉说人间苦难,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杜鹃行》以杜鹃这一象征性意象,展现了杜甫对时局变迁的深切感受。诗中的“蜀天子”不仅指代历史上的蜀汉皇帝,更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失落。杜鹃的鸣叫声充满了悲怆,诗人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如今的孤独,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情感深邃,既有对往日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与痛苦,表现了诗人对苍天变幻的无助感。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境深远,情绪的层次感极为丰富,表现了杜甫对人生、命运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引入对比,强调失落。
- 化作杜鹃似老乌:暗喻权力的衰落与无奈。
- 寄巢生子不自啄:象征无所作为的状态。
- 群鸟至今与哺雏:表现他人的冷漠与无情。
- 虽同君臣有旧礼:强调过往的亲密关系。
- 骨肉满眼身羁孤:表现孤独与失落。
- 业工窜伏深树里:描绘杜鹃的隐藏与无奈。
- 四月五月偏号呼:时间的流逝与哀鸣的持续。
- 其声哀痛口流血:极具感染力的描写,心理的痛苦。
- 所诉何事常区区:揭示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微小诉求。
- 尔岂摧残始发愤:质疑对方的残忍与无情。
- 羞带羽翮伤形愚:反思自我的无能与愚昧。
- 苍天变化谁料得:对命运的无奈感慨。
- 万事反覆何所无:一切皆有反复,无常的哲理。
- 岂忆当殿群臣趋:讽刺当年的权臣们的趋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蜀天子比作杜鹃,强调失落。
- 拟人:赋予杜鹃以情感,增强悲痛的表现。
- 对仗:加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失落的惋惜,以及对社会冷漠的批判。通过杜鹃的哀鸣,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悲哀与失落。
- 蜀天子:历史的象征,权力的隐喻。
- 群鸟:象征社会的冷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鹃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
杜鹃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失去的权力与荣光
- C. 大自然的美丽
- D. 社会的和谐
-
诗中提到的“群鸟”代表什么?
- A. 朋友
- B. 冷漠的社会
- C. 家庭
- D. 天上的星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杜甫在《杜鹃行》中更加强调现实的痛苦与无奈,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体现了对历史的怀古与豪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研究》相关学术论文
以上内容为您提供了对《杜鹃行》的全方位解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