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观志能照磨》
时间: 2025-01-19 17:52: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观志能照磨
张翥 〔元代〕
鳌背三山最上峰,美人手把玉芙蓉。
仗围泰畤传宵燎,漏下层城踏晓钟。
锦瑟无尘飞刻雁,金壶有墨洒雕龙。
老怀已托王郎道,早晚归营北涧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山峰,仿佛在鳌背上,最顶尖的山峰在晨曦中显得尤为美丽。美人手中捧着玉制的芙蓉,仿佛是在献上她的美丽和柔情。周围的仪仗营造出一个热闹的氛围,夜晚的篝火映照着整个场景,晨钟在层层城墙间响起,传递着时间的流逝。锦瑟无尘,像是飞翔的雁群,金壶里洒下的墨水似乎在雕刻着龙的形象。我的心意早已托付给王郎,期待着早日归来,回到北涧的松树下。
注释:
- 鳌背:指海中巨兽的背,寓意高大。
- 三山:可以指代三座高峰,象征着伟大和壮丽。
- 玉芙蓉:用玉雕刻的芙蓉花,象征美丽的女子。
- 泰畤:古代祭祀的场所。
- 漏下:指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
- 锦瑟:象征美好事物,通常用来比喻女子的优雅。
- 王郎:指代诗中所思念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翥,元代诗人,出身于文人世家,以其精湛的诗歌技艺和清新的风格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寄观志能照磨》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用“鳌背三山最上峰”引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仿佛让读者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与神秘。接下来,出现的“美人手把玉芙蓉”不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在表达诗人心中对理想女性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提到的“锦瑟无尘飞刻雁”,用“无尘”二字强调了纯洁与美好,而“金壶有墨洒雕龙”则展现了艺术的魅力与文化的深厚。最后,随着“老怀已托王郎道”的出现,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鳌背三山最上峰:描绘高耸的山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美人手把玉芙蓉:美人象征着理想的爱情与柔情。
- 仗围泰畤传宵燎:描绘热闹的祭祀场景,营造出一种庄重与神秘的氛围。
- 漏下层城踏晓钟:时间的流逝,早晨的钟声响起,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锦瑟无尘飞刻雁:比喻美好的事物,强调一种纯净的美。
- 金壶有墨洒雕龙:象征着艺术的创造与文化的传承。
- 老怀已托王郎道:表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盼。
- 早晚归营北涧松:表达了对归来的渴望,描绘出一种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与人情结合,创造出丰富的意象。
- 对仗:句子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壮丽景象的描绘,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美好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深邃的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鳌背:象征着伟大与高远。
- 美人:代表着理想的爱情与美好情感。
- 锦瑟:象征着纯洁与优雅。
- 金壶:象征着艺术与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鳌背三山最上峰”中“鳌背”指什么? A. 一种鱼
B. 高耸的山峰
C. 海中巨兽的背
D. 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
诗中“老怀已托王郎道”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社会的批判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张翥的《寄观志能照磨》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侧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后者则强调豪放与人生的短暂。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