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寺西院喜王郎中遘恩命初至联句》

时间: 2025-01-14 12:56:00

迹就空门退,官从画省迁。

住持良有愿,朝谒穴无缘。

——王遘

身净金绳内,心驰玉扆前。

——皎然

荣添一两日,恩降九霄年。

——齐翔

慕法能轻冕,追非欲佩弦。

——李纵

栖闲那可久,鸳鹭待行联。

——崔子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建安寺西院喜王郎中遘恩命初至联句
作者: 皎然 〔唐代〕

迹就空门退,官从画省迁。
住持良有愿,朝谒穴无缘。
王遘身净金绳内,心驰玉扆前。
皎然荣添一两日,恩降九霄年。
齐翔慕法能轻冕,追非欲佩弦。
李纵栖闲那可久,鸳鹭待行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建安寺西院的感受和期待。诗人已隐退于空门,官职亦由画省迁移。住持有着美好的愿望,然而朝拜的机会却没有。王郎中身心清净,心中向往着高洁的境界。皎然的声望在此添了一两日,恩惠如同从九天降下。齐翔仰慕法理,轻视官冕,追求的并非是佩戴的乐器。李纵栖息于闲适的生活,鸳鹭在等待着出行的时刻。

注释

  • 空门: 指佛教的寺院,象征出世和隐退。
  • 遘恩: 指受到恩宠。
  • 金绳: 象征清净和高洁的身心。
  • 玉扆: 指高洁的境界或地位。
  • 齐翔: 可能指代某位仰慕佛教法理的人物。
  • 鸳鹭: 这里比喻佛教徒的闲适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关怀为题材。皎然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官场的纷扰与内心宁静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皎然受到王郎中的恩命到来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道理的尊崇。同时,诗中也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建安寺西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皎然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诗的开头即以“迹就空门退”引入,表现了诗人已然远离尘世的喧嚣,投身于清净的佛教生活中。然而,随即提到的“官从画省迁”则显示了他对官职的淡泊与不屑。在“住持良有愿,朝谒穴无缘”中,诗人对住持的美好愿望表示赞赏,却又感叹自己与这种愿望无缘,折射出一种内心的孤独感。

王郎中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希望,诗中“王遘身净金绳内,心驰玉扆前”暗示出王郎中的高洁品行与理想追求,诗人对此深感欣慰。而“皎然荣添一两日,恩降九霄年”则表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恩惠如同天降,带来新的光辉与希望。

在结尾部分,诗人以“李纵栖闲那可久,鸳鹭待行联”结束,反映出他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思考。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也反映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迹就空门退: 描述诗人已然选择了隐退。
  2. 官从画省迁: 表达对官职的无所谓态度。
  3. 住持良有愿: 赞美住持对佛教的愿望。
  4. 朝谒穴无缘: 自己与理想的距离。
  5. 王遘身净金绳内: 王郎中的清净与高洁。
  6. 心驰玉扆前: 向往理想的境界。
  7. 皎然荣添一两日: 对自己未来的期待。
  8. 恩降九霄年: 期待长久的恩惠。
  9. 齐翔慕法能轻冕: 齐翔崇尚佛法。
  10. 追非欲佩弦: 不追求世俗的名利。
  11. 李纵栖闲那可久: 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12. 鸳鹭待行联: 对出行与归属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迹就空门退,官从画省迁”,形象对比。
  • 比喻: “恩降九霄”,将恩惠与天降相提并论,增强诗意。
  • 排比: 句式的重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展示了唐代文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门: 象征佛教的清净与出世。
  • 金绳: 代表高洁和内心的清净。
  • 玉扆: 象征理想的境界。
  • 鸳鹭: 寓意闲适与安宁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皎然的诗风是什么样的? A. 豪放激昂
    B. 清新脱俗
    C. 哀怨沉郁
    D. 复杂晦涩
    答案: B

  2. “王遘身净金绳内”中的“金绳”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清净
    D. 社会地位
    答案: C

  3. 诗中提到的“鸳鹭”意指什么? A. 追求名利
    B. 享受闲适生活
    C. 对佛教的向往
    D. 政治斗争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皎然的《建安寺西院喜王郎中遘恩命初至联句》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然而,皎然更侧重于内心的清净与高洁,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时代的苦难与人生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