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自京归家》

时间: 2024-09-19 21:39:15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

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秋后自京归家 李郢 〔唐代〕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 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 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 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

白话文翻译

篱笆旁秋天归来看到豆花,竹门对着水边的岸横着木筏。 松木屋子一场雨后适合清凉的竹席,佛室里孤灯对着红色的纱帐。 整天抱着忧愁蜷缩得像老鼠,移动时不动弹懒得像蛇。 西江附近有没有鲈鱼呢,张翰乘着小船才刚刚到家。

注释

  • 篱落:篱笆。
  • 豆花:豆类植物的花。
  • 竹门:用竹子做的门。
  • 横槎:横放的木筏。
  • 松斋:松木建造的屋子。
  • 清簟:清凉的竹席。
  • 佛室:供奉佛像的房间。
  • 绛纱:红色的纱帐。
  • :蜷缩。
  • 西江:指西部的江河。
  • 鲈鱼:一种鱼类,常用来比喻归隐的生活。
  • 张翰: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以隐逸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田园隐逸为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京城归家后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宁静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首联通过对篱笆、豆花、竹门和横槎的描写,展现了田园的宁静和自然的美。颔联和颈联通过对松斋、佛室、孤灯和绛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宗教的向往。尾联通过对鲈鱼和张翰的提及,暗示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一首典型的田园隐逸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篱落秋归见豆花:诗人归家时,看到篱笆旁的豆花,暗示了秋天的到来和田园的宁静。
  2. 竹门当水岸横槎:竹门对着水边的岸,横放着木筏,展现了田园的自然风光。
  3. 松斋一雨宜清簟:松木屋子一场雨后,适合清凉的竹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4. 佛室孤灯对绛纱:佛室里孤灯对着红色的纱帐,表达了诗人对宗教的向往。
  5. 尽日抱愁跧似鼠:整天抱着忧愁蜷缩得像老鼠,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6. 移时不动懒于蛇:移动时不动弹懒得像蛇,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懒散。
  7. 西江近有鲈鱼否:西江附近有没有鲈鱼呢,暗示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8. 张翰扁舟始到家:张翰乘着小船才刚刚到家,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抱愁跧似鼠”和“不动懒于蛇”,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篱落:象征田园的宁静。
  • 豆花:象征秋天的到来。
  • 竹门:象征自然的简朴。
  • 横槎:象征田园的宁静。
  • 松斋:象征自然的美。
  • 清簟:象征清凉和宁静。
  • 佛室:象征宗教的向往。
  • 绛纱:象征宁静和美好。
  • 鲈鱼:象征归隐的生活。
  • 张翰:象征归隐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篱落秋归见豆花”中的“篱落”指的是什么? A. 篱笆 B. 落叶 C. 豆花 D. 竹门

  2. 诗中“松斋一雨宜清簟”中的“清簟”指的是什么? A. 清凉的竹席 B. 清凉的床 C. 清凉的雨 D. 清凉的风

  3. 诗中“西江近有鲈鱼否”中的“鲈鱼”象征什么? A. 归隐的生活 B. 现实的生活 C. 田园的生活 D. 宗教的生活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郢的《立秋后自京归家》:都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郢的诗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郢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多首唐代名诗,可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