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瑞霭非烟》
时间: 2024-12-29 17:28: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瑞霭非烟
作者:佚名 〔宋代〕
瑞霭非烟,小春良月,翠开五叶阶蓂。
补陀现相,今日庆生辰。
江夏芳流秀国,芝兰茂世袭簪缨。
天恩厚,金花屡锡,偕老共卿卿。
画堂,歌舞处,香浮宝鸭,寿酒频斟。
愿朱颜绿鬓,常似青春。
待得蟠桃三熟,与群仙会宴西清。
台星照,婺星箕耀,南极镇长明。
白话文翻译
瑞霭并非烟雾,温暖的春天和良辰美景,青翠的五叶草在台阶上绽放。
补陀山的佛像显现,今天是庆祝寿辰的日子。
江夏的美丽水流滋养着这个国家,香草和兰花茂盛,世世代代子嗣传承着荣华。
天恩厚重,金色的花屡次赐予,愿与你白头偕老共度此生。
在画堂中,歌舞的地方,香气弥漫着宝鸭,寿酒频频斟满。
愿我的面容如朱色,鬓发如绿,永远保持青春的容颜。
待到蟠桃成熟三次,与众仙人共聚西清仙宴。
天上的星辰照耀,婺星和箕星闪耀,南极星常明不灭。
注释
- 瑞霭:吉祥的云雾,通常象征着美好和祥和。
- 补陀:指补陀山,佛教圣地,常用于庆祝和祈福。
- 江夏:指的是现今的湖北地区,以出产香草和兰花著称。
- 金花屡锡:意指天然的恩惠多次降临。
- 蟠桃:传说中仙桃,象征着长寿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该诗作的作者不详,属于宋代的作品。宋代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鼎盛时期,诗词创作繁荣,尤其在婉约派和豪放派间交相辉映。
创作背景:此诗多为庆祝寿辰或节日的场合,表达对生命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重视家庭和社交的文化氛围。
诗歌鉴赏
《满庭芳·瑞霭非烟》是一首流畅而富有生机的词作。整体上,词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个温馨、祥和的春日场景,表达了对生命与幸福的美好祝愿。开篇以“瑞霭非烟”引入,立即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提到“小春良月”,展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这种自然景象与人们庆祝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词中提到的“江夏芳流”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隐含着对家国的深情寄托。
词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的情感,表达了与爱人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配合“画堂”和“歌舞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欢庆的氛围。最后提及的“蟠桃三熟”与“群仙会宴”,则是对长寿和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瑞霭非烟,小春良月”: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补陀现相,今日庆生辰”:提到佛教文化,祝愿生辰的吉祥。
- “江夏芳流秀国”:赞美家乡的美丽与富饶。
- “天恩厚,金花屡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恩与祝福。
- “愿朱颜绿鬓”:寄托了对长久青春的渴望。
- “待得蟠桃三熟”:象征长寿的愿望。
- “台星照,婺星箕耀”:用星辰象征永恒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瑞霭”比喻美好的生活。
- 对仗:如“朱颜绿鬓”,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排比:整首词中多次出现排比句,增强了气势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长寿的祝愿,展现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瑞霭:象征吉祥、和谐的氛围。
- 春月:代表生机与希望。
- 金花:象征富贵与荣华。
- 蟠桃:寓意长寿与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瑞霭非烟”中的“瑞霭”指什么?
A. 烟雾
B. 吉祥的云雾
C. 雨水
D. 雪花 -
诗中提到的“蟠桃三熟”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权力
D. 美丽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李清照的词更显柔情与细腻,而《满庭芳》则更具豪迈与庆祝的气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