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夜深人悄漏声残》

时间: 2025-01-01 15:03:13

夜深人悄漏声残。

秋色满江干。

寒烟野塘横渡,谁写画图间。

风沥沥,月弯弯。

坐更阑。

宝鼎香烬,银汉星稀,蝶梦飞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诉衷情·夜深人悄漏声残
长筌子〔元代〕
夜深人悄漏声残。
秋色满江干。
寒烟野塘横渡,
谁写画图间。
风沥沥,月弯弯。
坐更阑。
宝鼎香烬,银汉星稀,
蝶梦飞还。

白话文翻译:

在夜深人静时,漏水的声音渐渐消散。
秋天的色彩充满了江岸。
寒冷的烟雾在野塘上横渡,
究竟是谁在这幅画中描绘了这幅美景?
风声细细,月亮弯弯。
我独坐在更深的夜晚。
香炉中的香烬已然微弱,银河的星星也稀疏,
如同蝴蝶般的梦境又回到了我身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漏声残:水漏的声音消散,指夜深时的静谧。
  • 秋色满江干:秋天的颜色布满了江边,描绘出一幅秋日的景象。
  • 寒烟:指早晨或傍晚时分,湿气凝结成的烟雾。
  • 宝鼎:古代香炉,通常用来焚香。
  • 银汉:指银河,象征遥远的星空。
  • 蝶梦:形容如同蝴蝶般轻盈的梦境。

典故解析
此词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长筌子,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情感细腻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孤独,是对自然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诉衷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将静谧的夜晚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结合。开头“夜深人悄漏声残”便设定了整个诗的基调,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孤寂的夜晚。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秋色迷人的场景,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感叹。

“寒烟野塘横渡,谁写画图间”这句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似乎在询问究竟是谁将这幅美景画成。接着“风沥沥,月弯弯”则用细腻的声音与形象表现出夜晚的氛围,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最后几句“宝鼎香烬,银汉星稀,蝶梦飞还”通过意象的结合,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梦境的短暂,不禁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常。整首词情感浓烈,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深人悄漏声残:夜深人静,只有漏水声渐渐消散,暗示孤独感。
  • 秋色满江干:江边的秋色浓郁,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寒烟野塘横渡:寒冷的烟雾在塘间飘荡,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 谁写画图间:询问是谁描绘了这幅美景,反映出对艺术的思考。
  • 风沥沥,月弯弯:风声细腻,月亮如弯钩,增添了夜晚的静谧。
  • 坐更阑:夜更深,诗人独坐,更加突显孤独。
  • 宝鼎香烬:香炉中的香烬微弱,象征着生活的无常。
  • 银汉星稀,蝶梦飞还:银河星稀,梦境如蝶般轻盈,暗示梦的短暂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蝶梦”比喻梦境的轻盈与美好。
  • 拟人:“夜深人悄”赋予夜晚以人的特性,增强情感。
  • 对仗:如“风沥沥,月弯弯”,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自然美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考。
  • :代表成熟与变迁。
  • 香烬:象征短暂与无常。
  • :象征美好与梦想。
  • :象征梦境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烟”指的是: A. 寒冷的雾气
    B. 烟火
    C. 温暖的阳光

  2. “宝鼎香烬”中“香烬”象征: A. 生活的希望
    B. 生活的无常
    C. 生活的繁荣

  3. 诗人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 A. 拟人和夸张
    B. 比喻和对仗
    C. 排比和反问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长筌子的《诉衷情》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形成独特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长筌子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