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

时间: 2025-01-04 09:42:13

青山高处上不易,白云深处行亦难。

留君不宿对秋月,莫厌山空泉石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
青山高处上不易,白云深处行亦难。
留君不宿对秋月,莫厌山空泉石寒。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秋夜的山中,偶然见到周士闲,我感到十分高兴。
高耸的青山攀登起来不容易,云深之处行走也很艰难。
我希望你不要在秋月下宿留,别嫌弃这山中空寂,泉水和石头虽然寒冷。

注释:

  • 青山:高大而险峻的山。
  • 白云:指云层深处,隐喻行走的艰难。
  • 留君:邀请你留宿的意思。
  • 秋月:秋天的月亮,象征宁静与美好。
  • 山空:山中的空旷,表达一种孤寂的感觉。
  • 泉石寒:泉水和岩石的寒冷,表现环境的清冷与幽静。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青山”和“白云”的意象,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珍视。这种背景下的山水意象,常常出现在唐代诗歌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情谊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羽,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山中清冷环境的感受。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留宿的期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歌鉴赏:

在《山中秋夜喜周士闲见过》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中山的景致。开篇便以“青山高处上不易,白云深处行亦难”两句揭示了山高路险,暗含了自然环境的艰难与对友人相聚的珍惜。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希望他能在秋月下停留,虽然山中空寂,但仍然充满了对友谊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最后一句“莫厌山空泉石寒”则是对友人情感的再一次呼唤,诗人希望他能够体会到山中之美,理解孤独与宁静中蕴含的深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山水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文关怀的深入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理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山高处上不易:描绘青山的高耸,暗示攀登的困难。
  2. 白云深处行亦难:白云深处的行走也是艰难,强调自然环境的挑战。
  3. 留君不宿对秋月:希望友人能在这美好的秋月下留宿。
  4. 莫厌山空泉石寒:希望友人不要厌倦这空旷的山和寒冷的泉石,传达出对孤独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青山与白云的比喻,形象化地点出自然的挑战。
  • 对仗:如“高处上不易,深处行亦难”,形成韵律和美感。
  • 拟人:通过“留君”将友人情感化,增加了诗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写山中的秋夜,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以及对孤独和自然环境的理解,传达出一种豁达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白云:代表着自由与难以捉摸。
  • 秋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带有一种思乡之情。
  • 泉石:象征着自然的本质,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与体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青山”代表了什么?
    • A. 友谊
    • B. 自然的艰难
    • C. 秋月
    • D. 寂寞
  2. “莫厌山空泉石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什么期待?
    • A. 希望友人能够理解孤独
    • B. 希望友人能离开
    • C. 希望友人能多留
    • D. 希望友人能带来温暖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壮美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李白的《月下独酌》则展示了在孤独中对友谊的幻想与渴望。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