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莲》

时间: 2025-01-01 15:25:48

晴久方池可跣行,萍枯惟有草纵横。

朱葩未见丛丛拆,绿柄才看寸寸生。

悴若放臣临楚泽,厄于学士蹈秦坑。

输他杭越花如锦,画舫如姝夜按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旱莲
作者:刘克庄 〔宋代〕

晴久方池可跣行,
萍枯惟有草纵横。
朱葩未见丛丛拆,
绿柄才看寸寸生。
悴若放臣临楚泽,
厄于学士蹈秦坑。
输他杭越花如锦,
画舫如姝夜按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干旱的池塘,经过长时间的晴天,水位降低,只有一些杂草在生长。池塘中的荷花还没有盛开,只有一些嫩绿的茎才刚刚冒出地面。诗人感到自己的处境就像被放逐到楚水的臣子,艰难困苦。与之相比,杭越的花朵如锦绣般美丽,而华丽的画舫在夜晚如同美人弹奏笙乐,显得格外动人。

注释

  • 晴久:指长期的晴天。
  • 方池:指方形的池塘。
  • 跣行:赤脚行走。
  • 萍枯:浮萍枯萎。
  • 朱葩:红色的花。
  • 丛丛拆:意为花朵尚未开放。
  • 绿柄:绿色的花茎。
  • 寸寸生:一点点地生长。
  • :衰弱。
  • 放臣:被放逐的臣子。
  • 临楚泽:在楚国的沼泽中。
  • 厄于:遭遇困难。
  • 学士:书生或有学问的人。
  • 蹈秦坑:比喻处境艰难,秦坑是历史上著名的刑具。
  • 杭越:指杭州和越州,因其风景如画而闻名。
  • 花如锦:花像锦缎般美丽。
  •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只。
  • 姝夜按笙:美丽的女子在夜晚弹奏笙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得,号云峰,晚号清江,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词风清新,诗风沉郁。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常以豪放激昂或沉郁悲凉的笔调表现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刘克庄流亡期间,因战乱而不得安宁,借景抒情,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旱莲》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情感的作品。诗中,刘克庄用干旱的池塘作为背景,反映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长时间的晴天使得水位降低,只有杂草在生长,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不得其果。红色的荷花尚未开放,暗示着希望与美丽的遥不可及。

“悴若放臣临楚泽”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显示了他对处境的不满与无奈。放逐的臣子身处困境,与诗人的境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歌更具情感深度。最后两句提到的杭越花如锦、画舫如姝夜按笙,则展现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他在困境中仍不失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久方池可跣行:描写池塘因长时间无雨而水位降低,行走时可以赤脚走在池底。
  2. 萍枯惟有草纵横:水面上的浮萍枯萎,只有杂草四处蔓延,呈现出一种荒凉的景象。
  3. 朱葩未见丛丛拆:红色的荷花尚未开放,暗示着希望的缺失。
  4. 绿柄才看寸寸生:绿色的荷茎刚刚冒出地面,象征着生机的渴望。
  5. 悴若放臣临楚泽:诗人感到自己如同被放逐的臣子,处于困境之中。
  6. 厄于学士蹈秦坑:遭遇困境,类似于历史上知识分子遭受迫害的情境。
  7. 输他杭越花如锦:与美丽的杭越花朵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失落感。
  8. 画舫如姝夜按笙:华丽的船只和美丽女子的乐声,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放逐的臣子,隐喻处境的艰难。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如“朱葩未见丛丛拆,绿柄才看寸寸生”。
  • 拟人:草木的生长被赋予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仍然渴望生机与美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旱莲: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生命力的坚韧。
  • 浮萍:象征着漂泊与无根的生活状态。
  • :象征着生存的坚韧与顽强。
  • 红花:象征着希望与美丽的理想。
  • 画舫:象征着理想生活的奢华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的《旱莲》主要描写什么? A. 荒凉的自然景象
    B. 美丽的花园
    C. 人生的哲理
    D. 战争的残酷

  2. 诗中“悴若放臣临楚泽”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3. “杭越花如锦”中“如锦”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诗人的心情
    B. 花的美丽
    C. 水的清澈
    D. 草的茂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描写自然与隐逸生活。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情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刘克庄《旱莲》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但刘克庄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困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