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
时间: 2024-09-19 21:48: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
作者: 曾几
閒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
窗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
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
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
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
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
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
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
归与霅溪旁,从汝旧知识。
欲去复迟迟,摩挲遂移刻。
白话文翻译
我闲居在这里,书信堆积如山,
其中一块石头是我最为珍爱之物。
窗外远山如黛,唯独缺少那块灵壁。
吴甥手中捧来,不知从哪里得来。
敲击之声铿锵,温润如同美玉。
众山竞扫空翠,河水界定了白山。
嵁岩在其中,宛如明月挂在碧空。
我不惜珍藏,不用一文钱去换。
尽管我十分喜爱,子弟也有此嗜好。
想要带回霅溪旁,与你旧友共赏。
但总是迟迟不愿离去,轻抚石面留连忘返。
注释
- 灵壁: 指一种名贵的石头,以其美丽的色泽和音响而闻名。
- 吴甥: 吴的侄子,表明诗人与吴甥之间的亲密关系。
- 铿锵: 形容声音清脆响亮,常用于描述金属敲击声。
- 温润: 形容石头的光泽温和而柔和,类似于美玉的质感。
- 嵁岩: 指高耸的岩石,形容地势险峻。
- 霅溪: 指霅水,位于今江西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期,号月轩,宋代诗人,所作诗词以清新脱俗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而著称。他的诗风典雅,常以抒情和描写自然为主,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闲居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吴甥赠予的灵壁石不仅是一块石头,更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灵壁石”为线索,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百封书”与“一片石”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内心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诗中多次提到的“灵壁”,不仅仅是石头,更是美与灵性的象征。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窗外山水的壮丽与灵壁石的独特之美。诗中“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一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灵壁石的质感与音响,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敏锐感受力。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这块石头的留恋以及想与朋友分享的愿望,流露出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不仅是对灵壁石的赞美,更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展现出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閒居百封书,总为一片石: 诗人闲居在家,书信堆积如山,但心中珍爱的却是一块石头,表现出对物质与精神的思考。
- 窗中列远岫,所欠者灵壁: 窗外的远山如黛,令诗人想起缺少的灵壁石,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渴望。
- 吴甥手持来,知向何许得: 吴甥将灵壁石带来,诗人感到好奇,不知其来源,增添了神秘感。
- 铿锵发金声,温润见玉色: 形容灵壁石的音色与光泽,生动展现出其美丽的特质。
- 诸峰扫空翠,一水界山白: 描绘出山水的壮丽景色,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 嵁岩出其间,如月挂虚碧: 通过月亮的意象,展现出岩石的高峻与美丽,形成鲜明的对比。
- 坐令所珍藏,不作一钱直: 诗人对灵壁石的珍视之情,即使不值钱也愿意珍藏。
- 吾虽甚爱之,子亦有此癖: 诗人承认自己对石头的喜爱,同时也指出朋友的类似嗜好,增添了亲切感。
- 归与霅溪旁,从汝旧知识: 诗人希望将灵壁石带回霅溪,与朋友分享,体现出对友情的重视。
- 欲去复迟迟,摩挲遂移刻: 最后描写诗人不舍离去,轻抚石面,流露出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灵壁石比作美玉,形象地表现其美丽。
- 拟人: 赋予石头以情感,表现诗人与石之间的亲密关系。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语言更加凝练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出诗人高雅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壁石: 作为诗中核心意象,象征着美与灵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
- 远岫: 远方的山峰,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 月: 象征着美好、纯洁,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灵壁石”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美与灵性
C. 财富 -
诗人对灵壁石的态度是?
A. 不在乎
B. 非常珍视
C. 感到厌烦 -
诗中“铿锵发金声”描述的是?
A. 风声
B. 石头的声音
C. 水流声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写自然与友谊的诗作。
- 杜甫《望岳》:以山水之美为主题,展现诗人情怀。
诗词对比:
- 曾几的《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前者更侧重于物品的情感寄托,后者则更强调自然之美与人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学习》
以上为《吴甥遗灵壁石以诗还之》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