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题陈午堂教授《枕秋阁图》》
时间: 2025-01-14 17:58: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咏雩的《鹧鸪天·题陈午堂教授《枕秋阁图》》
一角依稀埽叶楼。
伤春已惯又悲秋。
江山无处无风雨,
欹枕屏山尽卧游。
寻好梦,对冥搜。
自家牖户自绸缪。
青洪可许求如愿,
白下相逢得莫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诗人站在角落里依稀看到扫落的树叶。对春天的伤感已经习惯,转而又感到秋天的悲凉。无论在哪里,江山都笼罩在风雨之中,诗人斜倚在屏风旁,尽情游荡在梦中。希望能寻找到美好的梦境,默默地向冥界探寻。自家的窗户也在细心地打理。青色的洪流或许能让我如愿以偿,而白下的相逢则让我不再愁苦。
注释:
- 一角:角落,指的是一个偏僻的地方。
- 埽叶楼:扫落的树叶,象征秋天的凋零。
- 伤春:对春天的怀念与惋惜。
- 欹枕:斜倚,指诗人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 寻好梦:寻找美好的梦境。
- 冥搜:对冥界的探寻。
- 青洪:可能指青色的水流或河流。
- 白下:指的是白色的地方,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表达相逢的地点。
典故解析:
“伤春”是古人常用的表达,常常出现在描写春天的诗句中,强调对春天的怀念和失落。而“白下”或许是指白下区,可能与诗人生活环境有关,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咏雩,近代诗人,生活在充满变革的时代,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咏雩在观看陈午堂教授的《枕秋阁图》后,受到画作的启发而写成的。画作描绘了秋天的情景,激发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黄咏雩的《鹧鸪天·题陈午堂教授《枕秋阁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透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情感。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埽叶楼”传达了秋天的萧瑟与凋零,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怀念和对秋天的忧伤,展现了一种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
诗中“江山无处无风雨”,写出了自然环境的变幻无常,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与不安。紧接着,诗人“欹枕屏山尽卧游”,通过这种放松的姿态,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安慰。他的梦境中不仅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生活的现实思考。
结尾处提到的“青洪可许求如愿,白下相逢得莫愁”,则隐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期待与调和。诗人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亦希望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平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角依稀埽叶楼: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隐约可见扫落的叶子,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流逝。
- 伤春已惯又悲秋:对春天的伤感已经习以为常,如今又感到秋天的悲凉,表现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 江山无处无风雨:无论身处何地,江山都笼罩在风雨之中,表明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生的困境。
- 欹枕屏山尽卧游:诗人斜倚在屏风旁,尽情地沉浸在梦中,展现了一种放松与逃避现实的心态。
- 寻好梦,对冥搜:希望能够找到美好的梦境,默默地向冥界探寻,表现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 自家牖户自绸缪:自家的窗户也在细心打理,暗示对生活的关注与努力。
- 青洪可许求如愿:青色的洪流或许能让我如愿以偿,表明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 白下相逢得莫愁:在白下的地方相逢,希望能够找到无忧无虑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伤春”与“悲秋”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拟人:将窗户拟人化,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关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时间的流逝。
- 风雨:暗示着人生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 梦:代表着理想与希望,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青洪: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体现出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伤春”,这表达了诗人对哪个季节的情感?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
“青洪可许求如愿”句中,“青洪”可能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流动
- B. 情感的波动
- C. 自然的变化
- D. 经济的繁荣
-
诗人在结尾希望相逢于何地?
- A. 红色的地方
- B. 白下的地方
- C. 绿色的地方
- D. 蓝色的地方
答案:
- C. 春天
- A. 生命的流动
- B. 白下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比,黄咏雩的诗歌更倾向于表现对季节变化的感慨,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两者在意境上有所不同,各自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近现代诗词赏析》
- 《黄咏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