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太霄玉帝》

时间: 2025-01-01 14:27:48

太霄玉帝,总御冠灵真。

威德耸天人。

宝文瑞命符皇运,绵远庆维新。

洞开霞馆法虚晨。

八景降飚轮。

含生普洽□鸿福,圣寿比仙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导引·太霄玉帝
太霄玉帝,总御冠灵真。
威德耸天人。
宝文瑞命符皇运,
绵远庆维新。
洞开霞馆法虚晨。
八景降飚轮。
含生普洽鸿福,
圣寿比仙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太霄玉帝,是宇宙的主宰,头戴灵妙的冠冕。
他的威德让天人都感到震撼。
宝贵的文书和瑞气的命符象征着皇家的运势,
绵延不绝的庆祝迎来了新的时代。
在清晨的霞光中,法门洞开。
八方的美景仿佛在旋转。
万物生灵都享受着广泛的福泽,
他的圣寿比那仙椿还要长久。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霄:指天空的最高处,象征至高无上的境界。
  • 玉帝:玉皇大帝,中国传统信仰中的最高天神。
  • 冠灵真:指佩戴神圣的冠冕,象征权威和神力。
  • 威德:威严的德行,形容君主的威望和品德。
  • 瑞命符:象征吉祥和命运的符号。
  • 维新:更新、改革,指朝代的更替或新政的开始。
  • 霞馆:象征仙境的宫殿,仙人居住的地方。
  • 八景:指自然中的美丽景色,这里比喻神仙的风光。
  • 鸿福:广大的福气。
  • 圣寿:指神圣的寿命,形容长生不老。

典故解析:

  • 玉帝是道教信仰中的至高神明,常与天界的治理、万物的生息相关。
  • 仙椿:在古代传说中,椿树被视为长寿的象征,代表着长生不老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该诗作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的古诗词。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创作活跃,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道教信仰盛行的背景下创作,反映了人们对天庭神明的崇敬与向往,同时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太霄玉帝的威严和神圣,表现了对道教神明的崇拜。首句中“太霄玉帝,总御冠灵真”,直接点明了主题,展现了玉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接下来的“威德耸天人”,则通过对比,突出玉帝的威德之大,仿佛连天空都为其震慑。

诗中提到的“宝文瑞命符皇运”,不仅展现了古代皇权的神秘感,也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再者,“绵远庆维新”体现了对新未来的期盼,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洞开霞馆法虚晨”一句,意象丰富,描绘出一种神秘的晨光美景,仿佛在说,法门已开,光明的未来将到来。最后几句“含生普洽鸿福,圣寿比仙椿”强调了玉帝的庇佑,象征着对人民的祝福,以及长久的安宁与幸福。

整首诗在意象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展现了人们对道教信仰的深厚情感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霄玉帝,总御冠灵真。

    • 直接描述玉帝的身份,强调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2. 威德耸天人。

    • 形容他的威望和德行能够震撼天上的神灵。
  3. 宝文瑞命符皇运,

    • 表达皇权的神秘与尊贵,象征着国家的运势。
  4. 绵远庆维新。

    • 期待新的时代的到来,庆祝未来的繁荣。
  5. 洞开霞馆法虚晨。

    • 描绘清晨的仙境,象征着法门的开启。
  6. 八景降飚轮。

    • 八方景色如风般流转,意象生动。
  7. 含生普洽鸿福,

    • 表达玉帝的庇佑,带来普遍的福泽。
  8. 圣寿比仙椿。

    • 强调玉帝的长寿与仙人相媲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帝比作至高的神灵,暗示其崇高地位。
  • 对仗:整首诗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诗句更加整齐悦耳。
  • 意象:如“霞馆”、“八景”等,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增添了诗的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神明的崇敬,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愿,展现了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霄: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神秘。
  • 玉帝:代表统治者与权威。
  • 霞馆:象征美好、神秘的居所。
  • 鸿福:象征着广泛的幸福与福泽。
  • 仙椿:象征长生与不老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太霄玉帝的地位如何?
    A. 最高神明
    B. 普通神明
    C. 人间皇帝
    D. 鬼神

  2. “宝文瑞命符皇运”中的“瑞”字指的是什么?
    A. 祥瑞
    B. 瑞士
    C. 瑞气
    D. 瑞雪

  3. 诗中提到的“八景”代表什么?
    A. 八个神仙
    B. 美丽的自然风光
    C. 八个方向
    D. 八种法术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庐山谣》 - 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表现了自然的美,但更多的是抒发个人情感。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关注,但角度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