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梅处士
张籍 〔唐代〕
早闻声价满京城,
头白江湖放旷情。
讲易自传新注义,
题诗不著旧官名。
近移马迹山前住,
多向牛头寺里行。
天子如今议封禅,
应将束帛请先生。
白话文翻译
我早就听说你的名声在京城已经响亮,
鬓发已白的你在江湖中放纵志趣。
你讲解《易经》自创了新的注解,
写诗时却不提及自己曾经的官职。
你最近迁居到山前,
常常向牛头寺走去。
如今天子正打算举行封禅,
应该请你来献上祭品。
注释
- 声价:指声望和价值。
- 头白:形容年纪较大,鬓发变白。
- 江湖:指自由放荡的生活环境,常用来形容隐士。
- 讲易:讲解《易经》。
- 新注义:指新作的注解和义理。
- 束帛:古代祭祀用的丝绸,象征敬意和诚意。
- 封禅:古代帝王举行祭天和祭地的仪式。
典故解析
- 《易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宇宙变化的规律和哲理,深受士人推崇。
- 牛头寺:在中国历史上,牛头寺是一个著名的道教寺庙,常与隐士和高人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籍(约766年-830年),字希声,唐代诗人,以作品展现人文情怀和对社会的反思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对生活的感悟,也有对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诗作时代背景是唐代,社会动荡与士人理想之间的矛盾使得许多文人选择隐居。张籍写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梅处士的赞赏,反映了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当时社会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梅处士》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敬意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处士的生活与心境。诗的开头便引入梅处士在京城的名声,表达了对其才华的认可。接着,诗人描绘了梅处士的自由精神,头白的他在江湖中放荡不羁,显得格外洒脱。通过“讲易自传新注义”,作者不仅赞扬了梅处士的学识,更突显了他独立的思想和创新的精神,不拘泥于传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梅处士的居所和常去的牛头寺,进一步描绘了他与自然和内心的和谐。最后,诗中提到天子计划举行封禅,隐含着对梅处士的期待与重视,似乎在暗示他的重要性和对国家的贡献。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对梅处士的钦佩,也反映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展现了唐代文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提到梅处士名声显赫,表明其才华被广泛认可。
- 第二联描绘其白头后的洒脱,表现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第三联提到其对《易经》的讲解,显示其学识和思想深度。
- 第四联强调不提过去的官名,表现出其淡泊名利的态度。
- 第五、六联描绘其居住地和日常生活,体现其宁静的隐居生活。
- 最后两句则引入时事,表现出对梅处士的重视和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处士的生活比作江湖,表现其洒脱不羁。
- 对仗:每联的形式都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梅处士的描绘,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自由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梅处士:象征着隐士精神与高洁的品格。
- 江湖:代表自由与放荡的生活方式。
- 牛头寺:象征着道教文化和隐士的归宿。
- 束帛:表示对高人敬仰的祭品,象征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籍生活在什么时代?
- A) 汉代
- B) 唐代
- C) 宋代
-
诗中提到梅处士对《易经》的态度是什么?
- A) 传统讲解
- B) 自创新注
- C) 不感兴趣
-
“头白江湖放旷情”中“放旷”是什么意思?
- A) 紧张
- B) 自由
- C) 忧郁
答案:
- B) 唐代
- B) 自创新注
- B) 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张籍的《赠梅处士》更加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与隐士情怀,而白居易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感怀。两者都反映了唐代士人的思想与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赠梅处士》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