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三四
小度巫山峡,荆南春欲分。
使君滩上草,神女馆前云。
树悉江中见,猿多天外闻。
别来如梦里,一想一氛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巫山峡的美丽春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春天的荆南,看到使君滩上生长的草,神女馆前飘动的云,仿佛能看到树木在江中摇曳,听到猿猴在天外的鸣叫。自从分别后,仿佛一切都像是梦境,一想起往事,便感到情意绵绵,如同云雾缭绕。
注释:
字词注释:
- 小度:指小船横渡。
- 巫山峡:巫山的峡谷,风景秀丽。
- 荆南:荆州南部地区。
- 使君滩:指使君滩,水边的草丛。
- 神女馆:传说中的神女所居之处。
- 树悉江中见:树影在江面上都能看见。
- 猿多天外闻:猿声在远处能够听到。
- 别来如梦里:自从离别后,仿佛如同梦境。
典故解析:
- 巫山:古代传说中巫山的神女,象征美丽与爱情。
- 荆南春:春天的景象常常用来表达思乡情怀。
- 神女馆:与神女相关的地方,常用来比喻爱情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约710-约785),唐代诗人,字景仁,号逍遥子,晚号青莲居士。沈佺期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沈佺期与友人分别之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巫山的美丽与春天的生机为诗歌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诗歌鉴赏:
《十三四》是一首极富生机与情感的诗作,诗人在描绘巫山峡的春景时,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交融在一起。开篇“小度巫山峡,荆南春欲分”,以小船穿行于巫山峡,暗示着一种轻盈与自由,似乎与春天的气息融为一体。接下来的“使君滩上草,神女馆前云”,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草木与云彩的和谐美景,勾勒出一种温柔而又梦幻的氛围。
随着诗歌的推进,“树悉江中见,猿多天外闻”,诗人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双重描写,加强了景物的生动感,仿佛让读者置身于这幅春日画卷之中。最后一句“别来如梦里,一想一氛氲”,情感的高潮迭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仿佛一切都如同梦境般模糊而又真实。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感,运用意象的叠加与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在短短的几句之中,展现出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情感,体现了沈佺期作为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度巫山峡:小船穿过巫山峡,描写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 荆南春欲分:春天的气息在荆南即将展开,暗示着生命的复苏。
- 使君滩上草:在使君滩上,嫩绿的草生机盎然,象征着希望。
- 神女馆前云:神女馆前的云彩,增添了一种神秘与美丽的氛围。
- 树悉江中见:树影在江中显现,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和谐美。
- 猿多天外闻:猿猴的叫声在远处回荡,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 别来如梦里:自从分开后,思念的感觉如梦似幻。
- 一想一氛氲:每次想起,情感便如云雾般弥漫,难以捉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别来如梦里”,将思念比作梦境,增强了情感的抽象性。
- 拟人:描绘云、树等自然景物,使其具有生动的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细腻而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美与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巫山峡:象征美丽与浪漫的自然景观。
- 春:生命与希望的象征,代表着新的开始。
- 草:生机与生命力的体现。
- 云:梦幻、遥远的情感象征。
- 江:流动的时间与记忆的象征。
- 猿:自然的声音,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度巫山峡”中的“小度”指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渡口
D. 湖泊 -
“别来如梦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喜
B. 思念
C. 无聊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神女馆”与哪个传说相关? A. 西游记
B. 白蛇传
C. 司马迁
D. 古代神话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思乡情怀,风格清新而自然。
- 《月夜忆舍弟》:以月亮为意象,表达思念之情,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