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 王孙满》

时间: 2025-01-14 18:17:03

九牧金镕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秋战国门 王孙满
九牧金镕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
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权力与德行的关系。前两句的意思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金色的器物与人的形象都已铸就,但无论是如何辞去权位,还是难以避免时局的混乱。接下来的两句则强调:一个国家的兴衰并不在于其权力的象征(如鼎),而在于其统治者的德行。楚国的君主又何必苦苦追问权力的轻重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牧:指古代中国的九个地方的统治者,象征着权力的集中。
  • 金镕:用黄金铸造的器物,象征着奢华与权势。
  • 辞昏去乱:辞去黑暗的统治,逃离混乱的局势。
  • :指福祉或统治地位。
  • 楚子:指楚国的统治者。

典故解析:

  • :古代象征国家权力和财富的器物,鼎的重与轻常被用来比喻地位的高低。
  • 楚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以其强大的实力和丰富的文化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昙,唐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以其清新俊逸的诗歌风格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政治和人性问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众多国家争权夺利,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强调德行的重要性,批判了单纯追求权力的行为。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力量,四句诗行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权力和德行的反思,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国家的兴亡不仅取决于物质的富裕和权力的象征,更在于统治者的道德水准。开篇的“九牧金镕物像成”描绘出一种奢华与权力的景象,但随即转入对时局混乱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后两句则深刻揭示了权力象征的虚幻,“兴亡在德不在鼎”强调了德行的根本性,而“楚子何劳问重轻”则生动地指出了对权力轻重的无谓追问,反映出诗人对楚国君主的批判与失望。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张力,也让人深思权力与责任的关系。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的警示,展示了周昙作为唐代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敏锐的社会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牧金镕物像成”:描绘了一个充满权力与奢华的世界,指代当时的统治者们所追求的物质财富与权力象征。
  2. “辞昏去乱祚休明”: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虽然想要摆脱昏暗与乱世,但却难以实现。
  3. “兴亡在德不在鼎”:强调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德行直接相关,而非仅仅依靠物质的象征。
  4. “楚子何劳问重轻”:批判楚国君主对权力象征的执着,提醒其应关注更根本的道德问题。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权力象征与德行的对比,突显主题。
  • 隐喻:使用“鼎”作为权力的隐喻,深化了对权力本质的思考。
  • 反问:通过“楚子何劳问重轻”的反问效果,引导读者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德行的重要性,批判了对物质与权力的盲目追求,强调只有通过良好的德行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牧:象征权力与统治。
  • 金镕:象征奢华与物质。
  • :象征国家的权力与地位。
  • 楚子:代表统治者,指代对权力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这首诗主要讨论的是哪个主题?
    A. 爱情
    B. 权力与德行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情感

  2. 填空题
    “兴亡在德不在__

  3.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楚子”是对楚国君主的赞美。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 by 苏轼:同样探讨权力与历史的主题。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 by 李白相比,两者在主题上均有对人生的思考,但《春秋战国门》更关注权力与德行的关系,而《静夜思》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