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作者: 黄庭坚
从来不似一物,妄欲贯穿九流。
骨硬非黄閤相,眼青见白蘋洲。
白话文翻译:
这世间的事物从来没有像它那样,想要强行融入各种流派。
骨骼坚硬并不是黄阁的相貌,眼睛清澈能看见白色的蘋洲。
注释:
- 从来:一向,向来。
- 不似一物:并不像某一种事物。
- 妄欲:轻率地想要,妄图。
- 贯穿:穿透,融入。
- 九流:指各种学派、流派。
- 骨硬: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质坚韧。
- 黄阁:指古代的一种建筑,黄阁在诗中可能指代一种高贵或特殊的身份。
- 眼青见白蘋洲:眼睛明亮,能看到白色的蘋洲(即水中生长的植物)。
典故解析:
- 九流:古代指各种学派,后演变为指学术流派的多样性。
- 黄阁:可能暗指历史人物或特定的文化象征,体现高洁的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为“宋四家”,其诗风清新脱俗,独具个性,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在追求艺术理想时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世俗流派的反思和对真理的追求。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艺术流派和个人独立性的思考。开篇即以“从来不似一物”引入,展示了他对于世间万象的深刻观察,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差异以及个体的独特性。紧接着的“妄欲贯穿九流”则蕴含了对那些轻率追求流派融合的批判,表现出他对艺术真谛的执着追求。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借用“骨硬非黄阁相”来形容自己坚韧的个性,暗示了他对外在形式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眼青见白蘋洲”则表现了他清晰的视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象征着他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黄庭坚的个性,既有对流派的反思,也有对个人艺术追求的坚定信念,传达出一种对真实与理想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来不似一物:强调事物的独特性,暗示诗人不愿意随波逐流。
- 妄欲贯穿九流:批判那些轻率试图融入各个流派的态度。
- 骨硬非黄閤相:表明自己内心坚定,不追求表面的华丽。
- 眼青见白蘋洲:描绘一种清澈的视野,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骨硬”比喻人格的坚韧。
- 对仗:前后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对艺术创作的独立思考与追求,通过对流派的批判和对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追求真实和个性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流:象征多样性与纷繁复杂。
- 黄阁:高贵、典雅的象征,代表文化的深厚。
- 蘋洲:自然美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流派的看法? A. 从来不似一物
B. 眼青见白蘋洲
C. 骨硬非黄閤相
D. 妄欲贯穿九流 -
诗中“骨硬”主要形容什么? A. 诗的内容
B. 诗人的性格
C. 自然景物
D. 流派的特征 -
“妄欲贯穿九流”中“妄欲”意指? A. 正确的想法
B. 轻率的想法
C. 深思熟虑
D. 不切实际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两人都是宋代著名词人,但黄庭坚更多地体现出对个体艺术追求的坚持,而苏轼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与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黄庭坚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