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院夜坐》
时间: 2025-01-01 13:53: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察院夜坐 吏散车马寂,月色东城上。 敛衣高堂坐,重门静无响。 文奏屏在箧,朱墨委虚幌。 檐影望参差,霜气纷荡漾。 耳目幸无役,心意多遐想。 园庐日应敝,萝茑春还长。 况兹纲纪地,王事方鞅掌。 安得春江棹,东原归偃仰。
白话文翻译:
官员们散去后,车马声寂静,月光洒在东城之上。 整理衣裳,坐在高堂,重重门扉静谧无声。 文书被屏风遮挡在箱子里,朱砂和墨水闲置在空荡的帘幕上。 屋檐的影子参差不齐,霜气在空中飘荡。 庆幸耳目没有被役使,心中充满了远大的想象。 园中的庐舍日渐破旧,藤萝在春天依然生长。 何况在这管理法纪的地方,王事繁忙。 怎能得到春江上的船,回到东原去悠闲自得。
注释:
- 吏散:官员们散去。
- 敛衣:整理衣裳。
- 重门:重重门扉。
- 文奏屏在箧:文书被屏风遮挡在箱子里。
- 朱墨委虚幌:朱砂和墨水闲置在空荡的帘幕上。
- 檐影望参差:屋檐的影子参差不齐。
- 霜气纷荡漾:霜气在空中飘荡。
- 耳目幸无役:庆幸耳目没有被役使。
- 心意多遐想:心中充满了远大的想象。
- 园庐日应敝:园中的庐舍日渐破旧。
- 萝茑春还长:藤萝在春天依然生长。
- 纲纪地:管理法纪的地方。
- 王事方鞅掌:王事繁忙。
- 安得春江棹:怎能得到春江上的船。
- 东原归偃仰:回到东原去悠闲自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抒发个人情感为主。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在官场中感到疲惫,渴望回归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心境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中的疲惫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个人的遐想,表达了作者对繁忙公务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晚的宁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吏散车马寂”和“重门静无响”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而“耳目幸无役,心意多遐想”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安得春江棹,东原归偃仰”更是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回归自然、过上悠闲生活的强烈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吏散车马寂,月色东城上。
- 描绘了官员们散去后,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美丽。
- 敛衣高堂坐,重门静无响。
- 描述了作者整理衣裳,坐在高堂,周围静谧无声。
- 文奏屏在箧,朱墨委虚幌。
- 表达了文书被屏风遮挡,朱砂和墨水闲置,暗示了公务的闲置。
- 檐影望参差,霜气纷荡漾。
- 描绘了屋檐的影子和霜气的飘荡,增加了夜晚的静谧感。
- 耳目幸无役,心意多遐想。
- 表达了作者庆幸耳目没有被役使,心中充满了远大的想象。
- 园庐日应敝,萝茑春还长。
- 描述了园中的庐舍日渐破旧,藤萝在春天依然生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况兹纲纪地,王事方鞅掌。
- 表达了作者在管理法纪的地方,王事繁忙,感到疲惫。
- 安得春江棹,东原归偃仰。
- 抒发了作者对春江上的船和回到东原悠闲生活的强烈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檐影望参差”中的“参差”比喻屋檐影子的不规则。
- 拟人:如“霜气纷荡漾”中的“荡漾”赋予霜气动态感。
- 对仗:如“吏散车马寂,月色东城上”中的“吏散”与“月色”,“车马寂”与“东城上”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夜晚的宁静和个人的遐想,抒发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月色:象征宁静和美丽。
- 重门:象征官场的封闭和压抑。
- 文奏屏在箧:象征公务的闲置。
- 檐影:象征夜晚的静谧。
- 霜气:象征寒冷和孤独。
- 园庐:象征家园和自然。
- 萝茑:象征生命的顽强和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吏散车马寂”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官员们忙碌的场景 B. 官员们散去后的宁静场景 C. 官员们争吵的场景 D. 官员们聚会的场景
-
诗中“安得春江棹,东原归偃仰”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对官场的留恋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C. 对繁忙公务的满足 D. 对城市生活的喜爱
-
诗中“耳目幸无役,心意多遐想”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的厌倦 B. 对自由的渴望 C. 对公务的满足 D. 对城市的喜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
诗词对比:
- 袁凯《察院夜坐》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袁凯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明诗别裁集》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 《袁凯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