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52:15

老夫避兵黄浦上,八月秋涛势逾壮。

蛟龙变化不自谋,鲸鲵偃蹇还漂荡。

船中小儿惧且泣,妇女呕吐无人色。

我独兀坐面向天,篙师疾呼更索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夫避兵黄浦上,八月秋涛势逾壮。蛟龙变化不自谋,鲸鲵偃蹇还漂荡。船中小儿惧且泣,妇女呕吐无人色。我独兀坐面向天,篙师疾呼更索钱。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个老头子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黄浦江边,八月的秋潮气势更加雄壮。江中的蛟龙变化无常,不为自己谋划,巨大的鲸鲵也显得笨拙,还在水中漂荡。船上的小孩子害怕得哭泣,妇女们呕吐得脸色苍白。只有我独自坐着,面向天空,船夫却急切地呼喊着还要更多的钱。

注释:

  • 避兵:躲避战乱。
  • 黄浦:指黄浦江,位于今上海市。
  • 秋涛:秋天的潮水。
  • 逾壮:更加雄壮。
  • 蛟龙:传说中的水中神兽,这里比喻江中的大浪。
  • 不自谋:不为自己谋划,形容变化无常。
  • 鲸鲵:巨大的鲸鱼,这里比喻巨大的波浪。
  • 偃蹇:笨拙的样子。
  • 兀坐:独自坐着。
  • 篙师:撑船的船夫。
  • 疾呼:急切地呼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战乱中避难黄浦江边的情景,通过秋涛、蛟龙、鲸鲵等意象,展现了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孤独无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战乱时期,作者为了躲避战火,逃到黄浦江边,目睹了秋潮的壮阔和江中的动荡,借此表达了对时局的不安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语言,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孤独无助。诗中,“八月秋涛势逾壮”一句,既展现了秋潮的雄壮,也隐喻了时局的动荡。“蛟龙变化不自谋,鲸鲵偃蹇还漂荡”则进一步通过自然界的意象,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常和不可控。最后两句“我独兀坐面向天,篙师疾呼更索钱”,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在动荡中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夫避兵黄浦上”:开篇点明主题,作者为了躲避战乱来到黄浦江边。
  • “八月秋涛势逾壮”:描绘秋潮的雄壮,隐喻时局的动荡。
  • “蛟龙变化不自谋”:通过蛟龙的意象,暗示世事无常,不可预测。
  • “鲸鲵偃蹇还漂荡”:用鲸鲵的笨拙漂荡,进一步强化了动荡不安的氛围。
  • “船中小儿惧且泣”:描绘船上小孩子的恐惧,反映了人们的普遍心理。
  • “妇女呕吐无人色”:通过妇女的反应,加深了动荡带来的不安和恐惧。
  • “我独兀坐面向天”: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 “篙师疾呼更索钱”:最后一句通过船夫的急切呼喊,讽刺了现实中的贪婪和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蛟龙变化不自谋”和“鲸鲵偃蹇还漂荡”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江中的动荡。
  • 拟人:“蛟龙变化不自谋”中的“不自谋”赋予了蛟龙人的特性,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船中小儿惧且泣,妇女呕吐无人色”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动荡不安和个人的孤独无助,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不安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

意象分析:

  • 秋涛:象征着动荡和不可控的力量。
  • 蛟龙:象征着变化无常和不可预测的世事。
  • 鲸鲵:象征着巨大的动荡和笨拙的漂荡。
  • 兀坐:象征着孤独和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蛟龙变化不自谋”中的“蛟龙”比喻什么? A. 江中的大浪 B. 巨大的鲸鱼 C. 变化无常的世事 D. 笨拙的漂荡 答案:A

  2. 诗中“我独兀坐面向天”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恐惧 C. 无奈 D. 愤怒 答案:C

  3. 诗中“篙师疾呼更索钱”中的“篙师”指的是什么? A. 撑船的船夫 B. 船上的小孩子 C. 船上的妇女 D. 作者自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无助。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袁凯的《老夫五首 其二》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无助,但袁凯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意象的运用,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袁凯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