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具诗
作者:陆龟蒙
万植御洪波,森然倒林薄。
千颅咽云上,过半随潮落。
其间风信背,更值雷声恶。
天道亦裒多,吾将移海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渔具在洪波中随波逐流的情景。万千植物在波涛上摇曳,似乎倒映在水面上。千头鱼群在云层上游动,随着潮水的退落而消散。在这片水域中,风的信号被挡住,更有雷声的凶恶出现。天道也似乎多变,我将要把海洋的方向转移。
注释
- 万植:指许多植物。
- 御洪波:御指抵御、驾驭,洪波指波涛汹涌的水。
- 森然:形容树木茂密的样子。
- 倒林薄:形容水面上树木的倒影。
- 千颅:指许多鱼头。
- 咽:这里指鱼的喉咙,形容鱼在水中翻腾。
- 风信背:风的信号被挡住,意指风向和气候变化。
- 雷声恶:雷声的威胁,形容天气恶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常以自然景物和渔民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渔具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经济发展,渔业繁荣,诗人通过描绘渔具和渔民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自然环境的交融。
诗歌鉴赏
《渔具诗》以其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渔民生活的独特魅力。诗中“万植御洪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渔村图景,波涛汹涌,植物摇曳,呈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同时,诗人对风雨变化的敏感捕捉,反映了自然界的无常与渔民生活的艰辛。“千颅咽云上”则通过“千头鱼”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渔业的描绘,仿佛可以看到鱼群在水中穿梭,给人以视觉的冲击与想象的空间。
在情感基调上,诗人似乎对自然界的变化抱有一种无奈与感叹,尤其是在“更值雷声恶”这一句中,雷声的威胁暗示着自然的不可控和渔民的脆弱。最后一句中提到“吾将移海若”,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探索与希望,尽管环境恶劣,但人们依然在努力追寻生存的出路。
这首诗通过对渔具的描写,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植御洪波:众多植物在波涛中摇曳,展现出自然的生命力。
- 森然倒林薄:水面上茂密的树影,如同薄雾中的林木,暗示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千颅咽云上:成群的鱼在水中翻腾,给人以动态的视觉形象。
- 过半随潮落:随着潮水的退落,鱼群逐渐消失,象征着渔民的艰辛与不易。
- 其间风信背:风向变化,暗示着天气的不稳定。
- 更值雷声恶:雷声的威胁,反映自然的无情。
- 天道亦裒多:自然法则复杂多变,人生如戏,命运无常。
- 吾将移海若:表达了对未来的探索与希望。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比如,“万植”与“洪波”的对比,体现了自然的壮丽与渔民的渺小。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围绕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展现了渔民在大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洪波: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倒林薄:代表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千颅:体现渔民的生计与生存的艰辛。
- 雷声:象征自然的威胁与不可预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植御洪波”意指什么? A. 植物在波浪中生长
B. 植物在波涛中摇曳
C. 植物被洪水淹没
D. 植物随风而动 -
“千颅咽云上”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鱼在水面上跳跃
B. 鱼在云层中游动
C. 鱼在水底沉睡
D. 鱼在岸边徘徊 -
诗中提到的“雷声恶”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天气的变化
B. 渔民的快乐
C. 大自然的美丽
D. 渔具的稳定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渔舟唱晚》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渔具诗》与王维的《渔舟唱晚》都描绘了渔民生活的场景,但陆龟蒙的诗更注重自然的变化与渔民的脆弱,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渔民的恬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陆龟蒙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