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袭美为新罗弘惠上人撰灵鹫山周禅师碑送归诗》
时间: 2025-01-19 21:4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陆龟蒙《和袭美为新罗弘惠上人撰灵鹫山周禅师碑送归诗》
一函迢递过东瀛,只为先生处乞铭。
已得雄词封静检,却怀孤影在禅庭。
春过异国人应写,夜读沧洲怪亦听。
遥想勒成新塔下,尽望空碧礼文星。
白话文翻译:
这封信经过遥远的东海送到,只是为了恳请您为我写铭文。
已经得到了雄伟的词句,封存静静地检阅,却仍然怀念那孤独的身影在禅院。
春天过去了,异国他乡的人一定在写作,而我在夜间阅读沧州的怪异诗篇。
遥想铭文刻成新塔下,心中尽望那空中的星辰和文采。
注释:
- 函:信件,信封。
-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 东瀛:指日本,古时称日本为“东瀛”。
- 乞铭:乞求铭文,恳请写铭文。
- 雄词:雄浑的文词。
- 静检:静静地审视、检阅。
- 孤影:孤独的身影,暗指在禅庭的修行者。
- 异国:指远方的国家,外族。
- 沧洲:可能指的是沧海,寓指遥远之地。
- 勒成:雕刻成文。
- 新塔:指新建的塔,寓意新的开始。
- 空碧:形容空中清澈的蓝色。
- 礼文星:可能指天空中的星星,象征文采和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唐代诗人,字子美,号云峰,世称“陆云峰”。他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常写游历、抒怀等主题。陆龟蒙的作品多运用典故,语言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龟蒙为新罗弘惠上人撰写灵鹫山周禅师碑时,表达了对禅师的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作品通过对异国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思绪与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封信的描写,将作者思绪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一函迢递过东瀛”,表明了信件的远道而来,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接着提到“只为先生处乞铭”,简洁明了地揭示了写作的目的——请求撰写铭文。这一请求不仅是对友人的恳求,也是对彼此友谊的寄托。
在“已得雄词封静检”中,作者表达了对于所获铭文的欣赏和珍视,但随之而来的“却怀孤影在禅庭”,则展现出一种孤独的感受,似乎在静谧的禅院中,作者的心灵却感到一丝空虚。这种情感的转折,让人感受到禅意的深邃与复杂。
“春过异国人应写”,在描写异国生活的同时,也传递出对友人的祝福与希望,而“夜读沧洲怪亦听”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在寂静夜晚对诗篇的思索与感悟。最后两句“遥想勒成新塔下,尽望空碧礼文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既有对新塔的想象,也有对星辰的向往,象征着人们追求理想与精神信仰的永恒主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陆龟蒙对禅宗哲理的理解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是唐代诗歌中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函迢递过东瀛:遥远的信件经过东海,强调了距离的遥远与情感的深切。
- 只为先生处乞铭:表明写信的目的,是请求老师为其撰写铭文,体现了对师长的敬重。
- 已得雄词封静检:已经收到优美的诗文,表现了对作品的珍视。
- 却怀孤影在禅庭:内心的孤独感在宁静的禅院中愈发显现,体现出一种对内心的探索。
- 春过异国人应写:春天已经过去,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对友人的思念。
- 夜读沧洲怪亦听:在夜晚读诗,感受到诗篇的奇特与美妙,增添了对异国文化的理解。
- 遥想勒成新塔下:对未来的期许,想象铭文刻在新塔下,象征着新的希望。
- 尽望空碧礼文星:向往宇宙与星辰,寄托着文化与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信件比作情感的载体,通过“函”体现思念。
- 对仗:如“雄词”与“静检”,形成音韵的和谐。
- 排比:通过对不同情景的描绘,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信件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文化的追求以及对孤独的反思。通过描绘异国的春天与寂静的禅庭,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对友情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函:象征交流与情感。
- 东瀛:异乡的代表,隐喻对远方的向往。
- 孤影:孤独的状态,反映内心的追求。
- 新塔: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文星:代表文化的象征,寄托对文人的仰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瀛”指的是哪个国家?
- A. 中国
- B. 日本
- C. 韩国
-
“孤影”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新塔”象征着什么?
- A. 过去的回忆
- B. 新的希望
- C. 朋友的信任
答案:
- B. 日本
- B. 孤独
- B. 新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陆龟蒙的《和袭美为新罗弘惠上人撰灵鹫山周禅师碑送归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陆龟蒙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文化的探索,而王维则侧重于友情的温暖与自然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陆龟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