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四时曲·秋》
时间: 2025-01-08 02:08: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雁衔秋访水涯,分屯洲渚傍芦花。
停桡相约结溪社,来往无嫌同一家。
酒酣把笛吹村曲,声曳兰风入山腹。
钓竿到手万事轻,孰是孰非孰荣辱。
江楼邀月粉黛浓,簧璈嘈杂彻桂宫。
笑指渔父何冷落,渔父掉头吾岂错。
白话文翻译
新来的大雁衔着秋天的气息飞到水边,分散在洲渚旁的芦苇花丛中。
停下划桨的船约好在溪边聚会,来往的人们没有嫌隙,像是一家人。
酒酣畅时,拿起笛子吹奏乡村的乐曲,悠扬的音声随兰风飘入山腹。
钓竿在手,万事豁然轻松,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荣,什么是辱。
江边的楼台邀请明月,妆饰得如粉黛般浓厚,笙箫之声嘈杂得传入桂宫。
我笑着指着渔父,何必在意他那样冷落,渔父转身离去,我又何错?
注释
- 新雁:指秋天来临时迁徙的大雁。
- 水涯:水边,水的尽头。
- 洲渚:指江河中的小岛或沙洲。
- 芦花:指芦苇的花,常生于水边。
- 停桡:停下划桨,指船停靠。
- 溪社:指溪边的社交聚会。
- 酒酣:酒喝得酣畅。
- 兰风:香兰的风,形容清新宜人。
- 钓竿:钓鱼用的工具。
- 孰是孰非:谁对谁错。
- 粉黛:形容妆饰得美丽。
- 簧璈:古代乐器的名称。
- 桂宫:指月宫,传说中嫦娥所居之地。
- 渔父:指渔民或者隐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鐩(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百态。其作品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渔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渔父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淡泊。
诗歌鉴赏
《渔父四时曲·秋》描绘了秋天的江边景象,诗人通过新雁的到来引入秋天的主题,展现了人们在秋天的生活状态。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水、洲渚、芦花、兰风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从内容上看,诗人描写了渔父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生,表现出一种对俗世的超然。诗中的“酒酣把笛吹村曲”一语,描绘了渔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欢快的生活场景,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同时,诗人在最后通过渔父的冷落表现出对世俗纷扰的无所谓,传达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蕴含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雁衔秋访水涯:新来的大雁衔着秋天,飞到水边,象征着季节的变换。
- 分屯洲渚傍芦花:大雁在洲渚旁停留,描绘出秋天的宁静景象。
- 停桡相约结溪社:人与人之间在溪边聚会,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 来往无嫌同一家:来往的人们没有嫌隙,像是一家人,体现出团结与温暖。
- 酒酣把笛吹村曲:在酒兴正浓时,拿起笛子吹奏乡村曲调,展现欢乐的氛围。
- 声曳兰风入山腹:悠扬的音声随着兰风飘入山中,描绘出自然与音乐的交融。
- 钓竿到手万事轻:钓竿在手,感到轻松自在,表现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 孰是孰非孰荣辱:对世俗的对错和名利的淡然,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哲学观。
- 江楼邀月粉黛浓:江边楼台邀请明月,妆饰得如粉黛般美丽,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 簧璈嘈杂彻桂宫:乐声嘈杂传入月宫,表现出人间欢乐的音响。
- 笑指渔父何冷落:笑着指着渔父,表现对他生活态度的理解与惋惜。
- 渔父掉头吾岂错:渔父转身离去,感叹自己是否错失了什么,传达出一种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大雁比作秋的使者,表现季节的变化。
- 拟人:将自然景色描绘得生动,如“声曳兰风”使音乐与风融为一体。
- 对仗:如“孰是孰非孰荣辱”,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体现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新雁:象征秋天,代表季节的轮回。
- 水涯: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芦花:代表自然的美丽和丰盈。
- 钓竿:象征自由和闲适的生活方式。
- 月亮:象征美好与理想,带有浪漫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新雁是象征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人对渔父的态度是?
- A. 羡慕
- B. 冷漠
- C. 反感
- D. 理解
-
诗中“酒酣把笛吹村曲”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悲伤的场面
- B. 欢乐的聚会
- C. 孤独的生活
- D. 忙碌的城市
答案:
- C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赵汝鐩的《渔父四时曲·秋》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