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景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2:08:44

短榻横清暇,南山过雨痕。

薰风生草末,积水浸云根。

蕙思虚瑶瑟,菱歌近酒樽。

但知真乐在,相忆复谁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短榻横清暇,南山过雨痕。
薰风生草末,积水浸云根。
蕙思虚瑶瑟,菱歌近酒樽。
但知真乐在,相忆复谁言。

白话文翻译:

在清闲的日子里,短榻横放;南山的雨后留下了痕迹。
温暖的春风吹拂着草丛,积水浸润着云根。
蕙兰的思绪在虚空中飘荡,菱歌在酒樽旁回响。
只知道真正的快乐在于彼此的相忆,又有谁能诉说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短榻:短而平坦的床;这里暗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清暇:清闲、闲适的时光。
  • 南山:指的是南方的山,可能是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景象。
  • 过雨痕:雨过之后,山上留下的痕迹。
  • 薰风:温暖的春风。
  • 草末:草丛的末端。
  • 积水:雨水积聚在地面。
  • 云根:云的根部,形象化地描绘水汽的存在。
  • 蕙思:蕙兰的思绪,蕙兰象征着高洁的情操。
  • 瑶瑟:美丽的乐器,一般用来代表音乐或艺术。
  • 菱歌:指在水边采菱的歌声。
  • 酒樽:酒杯或酒坛,代表饮酒的场合。
  • 相忆:互相怀念。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蕙思”、“瑶瑟”等词语常用于古诗中,象征高雅的情感和艺术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伟,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意象的构建。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闲适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宁静的描绘,表现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思考。

诗歌鉴赏:

《四景 其二》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思考与感悟。首联通过“短榻横清暇”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仿佛诗人正躺在床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和静谧的环境。接下来的“南山过雨痕”则引入了自然的变化,山上的雨后痕迹,既是物象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显示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人通过“薰风生草末,积水浸云根”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温暖的春风和积水的景象不仅传递出春天的气息,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接下来的“蕙思虚瑶瑟,菱歌近酒樽”则引入了音乐与饮酒的意象,蕙兰的思绪与菱歌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但知真乐在,相忆复谁言”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真正的快乐在于彼此的相忆,而对于这种快乐的表达,谁又能说得清呢?这句结尾既是对友人间情谊的珍视,也是对生活本质的深刻反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欣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短榻横清暇:描绘出宁静的生活状态,短榻的横放暗示了放松的姿态。
  • 南山过雨痕:通过“雨痕”来体现山水的变幻与生命的流动。
  • 薰风生草末:春风的到来使得草丛生机勃勃,展现出自然的活力。
  • 积水浸云根:水的积聚象征着深厚的情感,云根则暗示着自然的深邃。
  • 蕙思虚瑶瑟:蕙兰的思绪在空中飘荡,瑶瑟则象征着高雅的艺术。
  • 菱歌近酒樽:菱歌的吟唱与酒樽的相伴,代表着生活的欢愉。
  • 但知真乐在,相忆复谁言:最终强调真乐在于相忆的体验,反映出对友情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积水浸云根”比喻自然的滋养,象征着内心情感的丰盈。
  • 对仗:如“蕙思虚瑶瑟,菱歌近酒樽”,形成了和谐的音律美。
  • 拟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闲暇”与“相忆”展开,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描绘与生活场景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淡雅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短榻:象征悠闲与宁静。
  • 南山:代表着自然的壮丽与变化。
  • 薰风:象征温暖与生机。
  • 积水:暗示着情感的积累与深厚。
  • 蕙思、瑶瑟:代表高雅的情操与艺术追求。
  • 酒樽:象征生活的愉悦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短榻横清暇”意指: A. 忙碌的状态
    B. 悠闲的生活
    C. 悲伤的情感
    答案:B

  2. “南山过雨痕”中的“雨痕”象征: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变化
    C. 友谊的珍贵
    答案:B

  3. 诗的主题主要在于: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友情的珍视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孙伟的《四景 其二》更多地强调了自然与情感的交融,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的孤独与酩酊。两者都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但心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