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赵锦帆于报国寺解官南归怅然有怀》

时间: 2024-12-29 16:59:55

白首官仍谪,黄河客竟还。

春明无故旧,秋色冷乡关。

叶落松房定,风吹海月闲。

苏门归倘遂,同钓碧溪湾。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访赵锦帆于报国寺解官南归怅然有怀

作者: 郜焕元 〔清代〕

原文展示:

白首官仍谪,黄河客竟还。
春明无故旧,秋色冷乡关。
叶落松房定,风吹海月闲。
苏门归倘遂,同钓碧溪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虽然自己已年老,仍然被流放在外,自己如同黄河之客,漂泊不定。春天来临,却没有老友相聚,秋天的景色让人倍感凄凉。松树下的叶子已经落下,风轻轻吹过,海上的月光显得格外清闲。若能够顺利回归,我愿与友人一起在碧溪边钓鱼,享受那份宁静的生活。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首:指年老的状态。
  • :被贬,流放。
  • 故旧:老朋友。
  • 乡关:故乡。
  • 松房:松树下的居所。
  • 苏门:指苏州的门,可能指的是苏门山。
  • 碧溪湾:清澈的溪水湾,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典故解析:

  • 苏门:历史上,苏州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许多文人雅士喜欢去此地游玩和隐居,代表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郜焕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常常反映出对时局的关切与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之时,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好友的怀念。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无遗。开篇“白首官仍谪,黄河客竟还”,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境遇,既有对自己年华流逝的感叹,也有对不幸命运的无奈。接下来的“春明无故旧,秋色冷乡关”,则通过春秋两季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冷漠感受。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既是外在环境的写照,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

“叶落松房定,风吹海月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松树的落叶象征着生命的逝去,海上的月光则带来一丝宁静与淡然。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钓碧溪湾”,这一句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仿佛在追寻那种安逸而快乐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邃,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无奈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首官仍谪:年老的我依旧被贬谪,表明对命运的无奈。
  • 黄河客竟还:像黄河水一样漂泊不定,暗示内心的孤独感。
  • 春明无故旧:春天明媚,却没有老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 秋色冷乡关:秋天的景色使人感到凄凉,进一步渲染了对故乡的无情。
  • 叶落松房定:松树下的叶子如同人生的无常,已经凋落。
  • 风吹海月闲:风吹过海面,月光显得宁静,象征一种淡然的心态。
  • 苏门归倘遂:若能回到苏州,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同钓碧溪湾:与友人一同在碧溪边钓鱼,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明无故旧,秋色冷乡关”,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松房”、“海月”等,构成了诗的情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首:象征衰老与无奈。
  • 黄河:象征漂泊与沧桑。
  • :代表希望与生机。
  • :象征凋零与孤独。
  • :坚韧与孤独的象征。
  • 海月:宁静与淡然的象征。
  • 碧溪:理想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郜焕元的身份是什么?

    • A. 文人
    • B. 官员
    • C. 诗人
    • D. 学者
  2. 诗中提到的“黄河客”象征什么?

    • A. 归乡
    • B. 漂泊
    • C. 友人
    • D. 自然
  3.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事业成功
    • B. 宁静生活
    • C. 友谊
    • D. 家乡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本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而郜焕元的诗则显得内敛与沉重,反映了不同的个体情感与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歌概论》
  2. 《中国古诗词大观》
  3.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