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时间: 2025-01-17 10:16:14

驿亭风信。

又送飞鸿阵。

虎帐征人相对问。

谁道不凋双鬓。

黄昏塞角频吹。

岭头几处寒梅。

正是凄凉时候,那堪雨雪霏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驿亭风信。又送飞鸿阵。虎帐征人相对问。谁道不凋双鬓。
黄昏塞角频吹。岭头几处寒梅。正是凄凉时候,那堪雨雪霏霏。

白话文翻译

在驿亭上,微风送来信件,飞鸿的阵列又在空中掠过。征战的士兵在虎帐中互相询问,谁说岁月无情,不会使双鬓渐渐变白呢?黄昏时分,塞外的角笛频频吹响,山岭上几处寒梅悄然绽放。正是这凄凉的时刻,怎能忍受那纷飞的雨雪呢?

注释

  • 驿亭:古代设立的邮驿亭,供旅人休息和传递信件之所。
  • 风信:指风中传来的信件,象征着消息的传递。
  • 飞鸿阵:鸿雁成群飞行的阵列,常用来比喻远行或信件的传递。
  • 虎帐:形容军营或战帐,暗示战争或征途的艰辛。
  • 双鬓:指两侧的鬓发,常用来比喻人的年华和容颜。
  • 塞角:边塞的角落,通常指边疆的地方。
  • 寒梅:冬天盛开的梅花,象征坚韧和孤独。
  • 霏霏:形容细雨或雪花纷飞的样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飞鸿阵”与“寒梅”均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表达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鸿雁在古诗中象征着离别与归期,而寒梅则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这个背景下,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启孮(1860-1932),字梅庵,号白山,晚号紫霞。中国近代诗人,擅长词和诗,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格,作品多表现人生哲理及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近代社会,诗人对战争和离别的思考,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边塞的寒冷和孤寂时,透出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受。驿亭的风信、飞鸿的阵列,勾勒出一种流动的时光感,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虎帐征人相对问,喻示着在严酷的环境下,人们之间的关心与问候,体现了人性中的温暖与关怀。

诗中“谁道不凋双鬓”一句,直指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令人感慨万千。黄昏与寒梅的意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在逆境中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的“雨雪霏霏”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在严寒和困境中人们的无奈与凄凉。整首词兼具抒情与叙述,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驿亭风信。”:在驿亭里,微风中传来消息。
  • “又送飞鸿阵。”:又有鸿雁飞翔,带来远方的信音。
  • “虎帐征人相对问。”:在军营中,士兵们相互询问,讨论着征战的事。
  • “谁道不凋双鬓。”:谁能说岁月不会使双鬓渐白,时光的流逝是无情的。
  • “黄昏塞角频吹。”:黄昏时分,边塞的号角不停地吹响,显得格外凄凉。
  • “岭头几处寒梅。”:山岭上,几处寒梅悄然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
  • “正是凄凉时候,”:正值凄凉的时刻,令人心生惆怅。
  • “那堪雨雪霏霏。”:如何忍受那纷飞的雨雪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昏塞角频吹”与“岭头几处寒梅”,形成对比与呼应。
  • 拟人:将“风信”与“飞鸿”赋予生命,增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
  • 比喻:寒梅象征坚韧,将诗人与自然相结合,展现了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边塞的环境描绘了孤独与坚韧的情感。诗人用自然景象反映了内心的感触,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驿亭:象征着信息的传递与流动的时光。
  • 飞鸿:代表着思念与离别,连接着亲人与远方的情感。
  • 虎帐:象征着战争与生死,凸显出人性的温暖与关怀。
  • 寒梅:象征着坚韧与希望,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绽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平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金启孮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坚韧
    C. 快乐
    D. 富贵

  3. 诗中“谁道不凋双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无奈
    C. 愤怒
    D. 期待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金启孮:两位诗人都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辛弃疾的诗更强调豪情壮志,而金启孮则更注重细腻的内心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金启孮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