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千花百草
作者:晏几道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
拾蕊人稀红渐少,
叶底杏青梅小。
小琼闲抱琵琶,
雪香微透轻纱。
正好一枝娇艳,
当筵独占韶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结束,百花凋零的情景。人们已不再频繁采摘花蕊,红花渐渐减少,树叶下的杏花和梅花也显得稀少。小琼悠闲地抱着琵琶,微香的雪花轻轻透过轻纱。此时正是那一枝娇艳的花朵独占春天的美丽,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花百草:指春天盛开的各种花草。
- 送得春归了:春天已经结束了。
- 拾蕊人稀红渐少:采摘花蕊的人少了,红花也渐渐减少。
- 叶底杏青梅小:树叶下的杏花和梅花还小。
- 小琼闲抱琵琶:小琼悠闲地抱着琵琶。
- 雪香微透轻纱:雪花的香气轻轻透过轻纱。
- 正好一枝娇艳:刚好有一枝美丽的花。
- 当筵独占韶华:在众人面前独自占有春天的美好。
典故解析
- 琵琶: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常与优雅、文人雅士的生活相关。
- 韶华:指美好的时光,常用来形容年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年-1059年),字叔原,号简斋,宋代著名词人,仕途坎坷,典雅而多情,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词风清新自然,常以婉约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花草凋零之时,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结束,以及在春光中独自盛开的花朵所带来的美感。开篇的“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点明了春天的离去,接下来则通过对花草状态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失落。尤其是“拾蕊人稀红渐少”,不仅描写了春天的凋零,还映射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逐渐减少。接着通过“小琼闲抱琵琶,雪香微透轻纱”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春天里的闲适与雅致,仿佛在享受着最后的春日余晖。
最后一句“正好一枝娇艳,当筵独占韶华”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向往。此词不仅描写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内心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
描述春天的花草繁盛,如今已经结束,暗示时间的流逝。 -
拾蕊人稀红渐少,
采摘花蕊的人越来越少,红花也随之凋零,表现一种哀伤。 -
叶底杏青梅小。
在树叶的掩映下,杏花和梅花仍显得娇小,象征着春的残留。 -
小琼闲抱琵琶,
小琼悠然自得地抱着琵琶,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雪香微透轻纱。
雪花的香气透过轻纱,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梦幻的感觉。 -
正好一枝娇艳,
突出一枝花的美丽,强调其独特的存在。 -
当筵独占韶华。
这枝花在众人面前独自展现春天的美好,象征着短暂而珍贵的青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一种美好的时光,暗示其珍贵。
- 拟人:通过“雪香微透轻纱”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特征,增强情感的渲染。
- 对仗:如“千花百草,送得春归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瞬息万变的哲思,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草:象征生命的美好与青春。
- 琵琶: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 雪香:象征清新与纯洁,增添了春日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古筝
B. 琵琶
C. 箫
D. 二胡 -
填空题:诗中“千花百草,送得春__了。”
-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对/错)
答案
- B
- 归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临江仙》(苏轼)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 vs. 《清平乐·千花百草》
《春望》表现了春天的繁华与国破家亡的悲痛,而《千花百草》则更注重对春天美好瞬间的留恋与感叹,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