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

时间: 2025-01-04 11:44:52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

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白话文翻译:

在暮春时节,我在桥下封好书信,寄往江南问候越姑。不知道你们是否因为少有欢笑,经过多年分别后,是否还记得我。

注释:

  • 暮春:指春季的末尾,大约是农历三月。
  • 封书:封好的书信。
  • 越姑:指江南地区的女子,越地古称越国,姑是对女子的尊称。
  • 诸郎:指朋友们。
  • 侬:古代吴语中“我”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他历仕南唐和北宋,以文学和书法闻名。徐铉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暮春时节写给远在江南的朋友钟郎中的,通过书信问候江南的越姑,并表达了对久别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暮春桥下手封书”描绘了诗人封书寄信的情景,暮春的时节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次句“寄向江南问越姑”直接点明了书信的去向和目的,问候的对象是江南的越姑,这里的“越姑”可能指的是钟郎中的家人或亲近的女性朋友。后两句“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则转向了对朋友的思念,诗人担心朋友们因为少有欢笑而忘记了远方的自己,这种担忧中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暮春桥下手封书”:诗人选择在暮春时节封书,这个时节本身就带有季节交替的感伤,桥下封书则增添了一种孤独和离别的氛围。
  • “寄向江南问越姑”:书信的目的地是江南,问候的对象是越姑,这里的“越姑”可能是诗人的朋友钟郎中的亲近之人,通过问候她来表达对钟郎中的关心。
  • “不道诸郎少欢笑”:诗人担心朋友们因为少有欢笑而忘记了远方的自己,这里的“诸郎”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们。
  • “经年相别忆侬无”:经过多年的分别,诗人担心朋友们是否还记得自己,这里的“侬”是诗人自指。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中“不道诸郎少欢笑”将朋友的情感状态拟人化,仿佛他们是有意识地减少了欢笑。
  • 对仗:诗中的“暮春桥下手封书”与“寄向江南问越姑”形成了地点与动作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与友情。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的描绘和对远方朋友的问候,表达了对久别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暮春: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带有淡淡的哀愁。
  • 桥下:象征着分离和孤独,是诗人封书寄信的地点。
  • 江南:象征着远方和异乡,是书信的目的地。
  • 越姑:象征着诗人的朋友钟郎中的亲近之人,通过问候她来表达对钟郎中的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越姑”指的是什么? A. 江南的女子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家人 D. 诗人的妻子 答案:A

  2. 诗中“侬”是什么意思? A. 你 B. 我 C. 他 D. 她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亲情 D. 思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铉的其他诗作,如《送王四十五归东都》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徐铉的诗风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可以系统地了解其诗歌创作。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深入鉴赏,有助于理解徐铉诗歌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