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

时间: 2025-01-19 15:53:18

我持使节经韵石,君作闲游过武夷。

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洪涯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持使节经韵石,君作闲游过武夷。 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洪涯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白话文翻译:

我带着使命经过韵石,你则悠闲地游览武夷山。 我们各自欣赏着不同地方的山景,隔着一年的时间,对家乡的思念却默默相通。 在洪涯坛上长时间地感到寂静,在孺子亭前独自告别。 珍惜分别时的一杯酒,鼓励自己多吃饭、多吟诗。

注释:

  • 使节:古代官员出使他国的身份象征。
  • 韵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经过的地方。
  • 武夷:指武夷山,位于今福建省,以风景秀丽著称。
  • 洪涯坛: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提到的一个地点。
  • 孺子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告别的地方。
  • 珍重:珍惜,重视。
  • 分岐:分别,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铉,唐代诗人,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他以文学才华著称,尤其擅长诗歌和骈文。徐铉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这首诗是他与友人刘令言分别时的赠别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在出使途中,得知友人刘令言将游闽岭(今福建一带),因而作此诗赠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分别时刻的珍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自己和友人的行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分别时刻的珍重。诗中“两地山光成独赏”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独自欣赏山景的情景,也隐含了对友人的思念。“隔年乡思暗相知”则进一步强调了即使相隔一年,两人对家乡的思念却是相通的。后两句通过对具体地点的提及,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空间感,使得分别的场景更加具体和感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持使节经韵石”:诗人自述带着使命经过韵石,暗示了自己的公务身份。
  2. “君作闲游过武夷”:友人刘令言则悠闲地游览武夷山,与诗人的公务行程形成对比。
  3. “两地山光成独赏”:诗人独自欣赏不同地方的山景,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
  4. “隔年乡思暗相知”:即使相隔一年,两人对家乡的思念却是相通的。
  5. “洪涯坛上长岑寂”:在洪涯坛上长时间地感到寂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场景。
  6. “孺子亭前自别离”:在孺子亭前独自告别,增强了分别的情感。
  7. “珍重分岐一杯酒”:珍惜分别时的一杯酒,表达了诗人对分别时刻的珍重。
  8. “强加餐饭数吟诗”:鼓励自己多吃饭、多吟诗,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安慰。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诗人和友人的行程,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隔年乡思暗相知”中的“暗相知”赋予了乡思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分别时刻的珍重。通过对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不舍。

意象分析:

  • 韵石、武夷山:地理意象,分别代表了诗人和友人的行程。
  • 洪涯坛、孺子亭:地点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空间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夷”是指什么地方? A. 福建 B. 广东 C. 浙江 D. 江苏

  2. “隔年乡思暗相知”中的“暗相知”是什么意思? A. 暗中知道 B. 暗中思念 C. 暗中相通 D. 暗中理解

  3. 诗中提到的“孺子亭”是用来做什么的? A. 休息 B. 告别 C. 观赏 D. 吟诗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徐铉的《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徐铉的诗更注重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分别时刻的珍重,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和祝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铉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铉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铉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