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子 自诫》

时间: 2025-01-19 18:04:07

儿女心头尽,田园意上除。

金银财宝与妻孥。

物物般般,屏弃恰如无。

却著人情事,堪嗟性蠢愚。

不如一拨守清虚。

无作无为,便是好功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柯子 自诫
作者:马钰 〔元代〕

儿女心头尽,田园意上除。
金银财宝与妻孥。
物物般般,屏弃恰如无。
却著人情事,堪嗟性蠢愚。
不如一拨守清虚。
无作无为,便是好功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情感的疏离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首先,诗人感慨自己对儿女的牵挂已尽,而对于田园的情感也已抛弃。金银财宝和妻子儿女的关系被视为负担,似乎一切都如同无物。接着,诗人指出人们在情感上往往显得愚蠢,不如保持一份宁静,追求无为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注释:

  • 儿女心头尽:指对儿女的感情已无,心中无牵挂。
  • 田园意上除:对田园的情感也已抛弃,意为不再留恋。
  • 金银财宝与妻孥:金钱财物与妻儿,暗指世俗的牵挂。
  • 物物般般:对世俗事物一切都如同无物般的态度。
  • 人情事:指人之间的情感和世俗的事情。
  • 堪嗟性蠢愚:感叹人性愚蠢,容易被情感所累。
  • 清虚:一种清静空灵的状态。
  • 无作无为:无所作为,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钰(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追求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元代,彼时社会动荡,诗人对纷杂尘世的厌倦,促使其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与安宁。

诗歌鉴赏:

马钰的《南柯子 自诫》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词作。诗中通过一系列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放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即以“儿女心头尽,田园意上除”开场,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田园生活的淡然,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下来的“金银财宝与妻孥”,则进一步揭示出诗人对物质财富与亲情的解构,似乎在说这些世俗的羁绊只会使人生存变得愚蠢。

接下来的“物物般般,屏弃恰如无”,更是加深了对物质的否定,表达了一种“无”的境界。诗人在此处用“人情事,堪嗟性蠢愚”自省,反映出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认为人们被情感和物质束缚,难以获得真实的自我。最后,“无作无为,便是好功夫”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强调通过放下世俗负担,追求内心的清静和虚无,方能达到修行的境地。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儿女心头尽:无牵挂,心已放下。
  2. 田园意上除:对田园生活的情感也已抛弃。
  3. 金银财宝与妻孥:物质与亲情的负担。
  4. 物物般般,屏弃恰如无:对一切物质的无所谓。
  5. 却著人情事,堪嗟性蠢愚:感叹人性情感的愚蠢。
  6. 不如一拨守清虚:不如保持清静的心态。
  7. 无作无为,便是好功夫:无为而治是一种高明的境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世俗与内心宁静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 排比:多次使用相似结构,使诗句更具韵律感和力量。
  • 反语:通过表面否定世俗价值,实际上表达对内心追求的肯定。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提倡抛弃世俗的负担,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清虚,认为无为而治是一种真正的修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儿女:象征着家庭责任与情感羁绊。
  • 田园:代表自然与归宿。
  • 金银财宝:象征物质财富的诱惑。
  • 清虚:象征内心的宁静与空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银财宝”主要指什么? A. 物质财富
    B. 精神追求
    C. 家庭责任
    D. 自然风光

  2. 诗人认为“无作无为”是指什么? A. 放弃一切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C. 追求财富
    D. 参与社会活动

  3. 诗中“堪嗟性蠢愚”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人性的反思
    B. 对财富的渴望
    C. 对家庭的依恋
    D. 对田园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作品,反映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南柯子 自诫》《登高》对比:
    • 主题: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南柯子》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登高》则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风格:马钰的风格清新脱俗,杜甫则更为沉郁,反映了不同的个体体验和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马钰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