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僧吟赠青眉道人
作者: 白衣保 〔清代〕
夕阳落幽涧,
风泉鸣疏林。
泉声泻涧影,
不乱山僧心。
山僧久面壁,
坐处寒云深。
哀猿与孤鹤,
相伴山僧吟。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沉,照落在幽静的山涧中,微风和泉水交织着在稀疏的树林间回响。泉水的声音在涧中流淌,映出清晰的影子,却不搅动山僧的内心。山僧长久地对着壁坐,身处寒冷的云层深处。孤独的猿猴与孤鹤相伴,陪伴着山僧吟唱。
注释
- 幽涧:幽静的山涧,指山中清幽的地方。
- 风泉:风与泉水,形容自然环境的清新。
- 泻:流泻,流出。
- 面壁:面对墙壁,指修行时的专注状态。
- 寒云:寒冷的云层,暗示环境的冷清与萧瑟。
- 哀猿:悲鸣的猿猴,象征孤独与哀伤。
- 孤鹤:孤独的白鹤,象征高洁与隐逸。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面壁”这一修行方式常见于佛教中,代表着一种专注内心、追求智慧的精神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衣保,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自然的热爱而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山中,诗人可能正值修行之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和谐,写下了对这种境界的赞美与思考。
诗歌鉴赏
《山僧吟赠青眉道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夕阳、风泉、猿声和孤鹤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深邃的山水画。夕阳的落下给人以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幽涧的宁静则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安宁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的最后两句“哀猿与孤鹤,相伴山僧吟”更是点明了孤独与内心的独白。哀猿的悲鸣与孤鹤的高洁形成对比,既映射出山僧的孤独,也突显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种对比使得整个诗歌在情感上更为丰富,展现了一种“寂静中的热闹”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夕阳落幽涧:描绘了夕阳西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风泉鸣疏林:风的声音与泉水的流动交织在一起,增加了自然的动感。
- 泉声泻涧影:泉水的声音如同水流般倾泻,映出涧中的影子,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 不乱山僧心:即使外界环境如斯,山僧的内心依然宁静,体现了修行的境界。
- 山僧久面壁:强调山僧的修行状态,表明他在静心思考。
- 坐处寒云深:山僧所处的环境寒冷而幽深,暗示孤独与清净。
- 哀猿与孤鹤:孤独的猿与鹤,象征着隐士的孤独与高洁。
- 相伴山僧吟:二者成为山僧的伴侣,共同吟唱,反映了山僧内心的吟唱与自然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联系在一起,深化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哀猿与孤鹤”形成了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泉声与自然的互动,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隐逸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表现了在喧嚣尘世中,内心追求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山僧通过与自然的对话,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与内心的平和,体现了对修行生活的坚持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带来思考与感慨。
- 幽涧:代表宁静的环境,适合修行与思考。
- 风泉:象征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 寒云:暗示孤独与清冷的心境。
- 哀猿与孤鹤:象征孤独的生存状态与高洁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白衣保
B. 李白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幽涧”主要指什么? A. 热闹的市集
B. 宁静的山涧
C. 繁华的街道 -
“哀猿与孤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喧闹的生活
B. 孤独与高洁
C. 欢乐的相聚
答案
- A. 白衣保
- B. 宁静的山涧
- B. 孤独与高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山中杂诗》 - 王维
- 《鹿柴》 - 王维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与《山僧吟》对比:两者均描绘了山水自然的宁静,但《山中杂诗》更强调人生哲理,而《山僧吟》则侧重于内心修行的状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山水诗的艺术》
- 《白衣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