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灵岩寺》
时间: 2025-01-17 09:18: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留题灵岩寺
作者: 卞育 〔宋代〕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
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
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
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
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
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
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作者屈指算来,四绝中数灵岩寺最为幽静美丽。这一景色在天下间无人能比,不仅仅是东州的奇景。夜晚的月光透过岩石显得洁白,云彩在雨后变得安静。甘泉如同瀑布般从山的腹部奔流而下,阳光透过岩石的顶部洒下。炎热的夏天似乎不存在,清爽的气息常像秋天一样。风高处松树的松子纷纷落下,远处的钟声仿佛在空中飘荡。祖师的生平就如同这石头般坚固,古老的寺庙名声如同般般的州。人类的巧思无法企及这般境地,天意又为何留存于此?老僧微笑着与我谈论,这个问题常常让我追求探索。仿佛将灵岩寺移至蓬莱岛,等待我的仙子来游玩。
注释
- 屈指:用手指计算。
- 四绝:指四个最出色的地方,通常指风景。
- 幽:幽静,安静。
- 甘泉:清甜的泉水。
- 泻:流下,涌出。
- 圣日:指阳光。
- 大暑:盛夏的时节。
- 松子:松树的种子,常因风而落。
- 钟身浮:钟声在空中飘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卞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表现山水田园之美,善于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留题灵岩寺》创作于卞育游览灵岩寺时,借景抒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人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留题灵岩寺》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对话。诗中通过对灵岩寺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心中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开头的“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直接点明主题,灵岩寺在四绝之中独具一番风味,令人神往。接下来的几句生动描绘了夜晚的月光、甘泉的奔流、夏季的清爽,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恬静氛围。
诗中提到的“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则传递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古人的思考,似乎在询问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最后两句“兹事常穷求,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更是将思想提升到一个理想境界,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渴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读后令人沉思,仿佛能感受到灵岩寺那种净化心灵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屈指数四绝,四绝中最幽。:通过手指计算,灵岩寺在四绝风景中最为幽静。
- 此景冠天下,不独奇东州。:这景色在全天下都是最好的,不仅仅是东州的奇观。
- 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夜晚的月光透过岩石,显得洁白,混乱的云彩在雨后归于宁静。
- 甘泉泻山腹,圣日穿岩头。:甘甜的泉水从山的中心流出,阳光透过岩顶洒下。
-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盛夏的炎热在这里似乎不存在,清爽的空气仿佛是秋季。
- 风高松子落,天外钟身浮。:高处的风使松子纷纷落下,远处的钟声在空中飘荡。
- 祖师生郎石,古殿名般州。:祖师的名声如同这坚固的石头,古老的寺庙名声如同般般的州。
- 人巧不可至,天意何所留。:人类的智慧无法达到这样的境地,天意为何会留下这样的美景?
- 老僧笑相语,兹事常穷求。:老僧微笑着与我谈论,这个问题常常让我追求探索。
- 移出蓬莱岛,等吾仙子游。:仿佛将灵岩寺移至蓬莱岛,等待我的仙子来游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灵岩寺比作超凡脱俗之地,表现出对其的赞美。
- 对仗:如“夜月透岩白,乱云和雨收”,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灵岩寺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类智慧的反思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清净与宁静。
- 甘泉:象征着生命的源泉与自然的恩赐。
- 松子: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法则。
- 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精神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卞育
C. 杜甫
D. 白居易 -
“大暑不知夏,爽气常如秋”意指什么? A. 夏天的炎热依旧
B. 夏天的清凉
C. 秋天的寒冷
D. 四季的变幻无常 -
诗中提到的“甘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生命的源泉
C. 时间
D. 知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自然的美,但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 李白《庐山谣》:对山水的描绘更为奔放,体现了豪放不羁的个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