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新霁王瀛州杨海鹤张信我见访》

时间: 2025-01-01 12:03:20

晓气岚光欲湿衣,柴门独立趁晴晖。

桑林风暖鸠声急,芹径泥融燕影微。

半亩绿阴怜树合,一帘红雨惜花飞。

颓然拚醉邻家酒,稚子新挑菜甲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暮春新霁王瀛州杨海鹤张信我见访
作者: 丁之贤

晓气岚光欲湿衣,
柴门独立趁晴晖。
桑林风暖鸠声急,
芹径泥融燕影微。
半亩绿阴怜树合,
一帘红雨惜花飞。
颓然拚醉邻家酒,
稚子新挑菜甲肥。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薄雾和阳光映照下,衣服仿佛要被湿润的气息浸透。我独自在柴门前站着,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桑树林中春风温暖,鸠鸟的叫声显得急促;小路上泥土已经融化,燕子的身影轻轻掠过。那一小片绿荫似乎怜惜着交织的树木,一帘细雨中花瓣纷飞,让人心疼。我无奈地醉倒在邻居家,孩子们新挑的菜肴让人感到肥美。

注释

  • 晓气:清晨的气息。
  • 岚光:山间的雾气和光影。
  • 柴门:木柴门,古时农家常见的门。
  • 桑林:桑树的树林,通常与养蚕有关。
  • 鸠声:鸠鸟的叫声,象征春天。
  • 芹径:小路,指的是种植芹菜的小路。
  • 泥融:泥土已融化,春天来临的标志。
  • 绿阴:绿色的阴影,象征生机。
  • 红雨:花瓣如雨般飘落,形容春日景象。
  • 邻家酒:邻居家酿的酒,代表一种友情和温暖。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点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邻里情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丁之贤,清代诗人,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诗写于暮春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气息和乡村的宁静生活,反映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气息为开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晓气”、“岚光”、“桑林”、“鸠声”等,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意境,给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向生活的细节,描绘了邻里的生活场景,孩子们挑菜、邻家酒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与温馨。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晓气岚光欲湿衣:描绘清晨的气息和薄雾,仿佛要将衣服打湿,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湿润。
    • 柴门独立趁晴晖:诗人独自站在柴门前,享受阳光的温暖,体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桑林风暖鸠声急:春风吹拂,桑树林中鸠鸟急促的鸣叫,传达出春天的生机。
    • 芹径泥融燕影微:描绘小路泥土融化,燕子轻盈掠过,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 半亩绿阴怜树合:绿荫下树木相互依偎,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一帘红雨惜花飞:花瓣如雨般飘落,令人心疼,表现出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惋惜。
    • 颓然拚醉邻家酒:无奈地醉倒在邻居家,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惜。
    • 稚子新挑菜甲肥:孩子们挑选的新鲜蔬菜,表现了生活的丰盈与简单的快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气息比作湿润的环境,营造了生动的季节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如“绿阴怜树合”,让自然充满生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简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珍视,展现了与邻里之间的温暖关系。

意象分析

  • 晓气:象征清晨的宁静与新生。
  • 桑林:象征乡村生活与农耕文化。
  • 鸠声:象征春天,传达生机。
  • 绿阴:象征生命与繁荣。
  • 红雨:象征春花的短暂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气岚光欲湿衣”所描绘的是哪个时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2. “邻家酒”在诗中体现了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A. 疏远
    B. 亲密
    C. 敌意
    D. 无关

  3. 诗中提到的“稚子新挑菜甲肥”反映了什么? A. 孩子们的玩耍
    B. 丰富的农村生活
    C. 城市的喧嚣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丁之贤的这首诗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丁之贤更侧重于描写乡村生活的细腻与温暖,而白居易则更加强调对离别的感伤。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