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片丝罗轻似水,
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贵,
越绫虚说价功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
红叶枝枝不碍刀。
白话文翻译:
这一片丝绸轻薄如水,
在洞房的西室中,女子们辛勤地工作。
花儿随着她们的手指,增添了春天的色彩,
鸟儿追逐着金针,长出了美丽的羽毛。
蜀锦自夸声势浩大,
越绫却虚妄地说自己的价值高。
这些丝绸可以做鸳鸯被,
红叶的枝条并不妨碍刀剑。
注释:
- 丝罗:丝绸,一种轻薄的织物。
- 洞房:新婚的房间。
- 工劳:辛勤的工作,指女工们的手工劳动。
- 玉指:形容女子手指纤细如玉,常用以表现女性的优雅。
- 蜀锦:指四川地区的锦缎,因其华丽而著称。
- 越绫:指越南出产的绫织物,常用于女性服饰。
- 鸳鸯被:指成双成对的被子,象征美好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隐(835年-901年),字梦阮,号景山,唐代诗人,世称“诗鬼”。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而闻名,常常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打动读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值社会风气日渐开放,女性地位逐渐提升。诗中描绘了女工们在绣房中辛勤工作,体现了她们的智慧与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丝绸产业的重视。
诗歌鉴赏:
《绣》是一首描写女性绣花工作的诗,展现了劳动的美和艺术的价值。诗的前两句通过“丝罗轻似水”和“女工劳”将绣花的轻盈与女性的辛劳结合起来,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花与鸟的意象,表现出绣花工艺的精细和美丽,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提到的蜀锦与越绫,分别代表了不同地区的织物,作者在此批判了对这些工艺品的虚假夸赞,暗示在商业化的背后,真正的艺术价值常常被忽视。此外,最后两句提到的“鸳鸯被”和“红叶枝枝不碍刀”,则暗示着生活的美好和爱情的和谐,尽管生活中有着种种挑战与竞争,依然可以享受美丽和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绣花技艺的赞美,更是对女性劳动的肯定与赞赏,彰显了劳动的价值与美感,富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片丝罗轻似水:形容丝绸的轻盈,暗示其柔软和易于处理。
- 洞房西室女工劳:描绘了女性在婚房中辛勤工作的情景,表现出她们的勤劳。
- 花随玉指添春色:女人的手指如玉,绣出的花朵增添了春天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 鸟逐金针长羽毛:比喻绣花如鸟儿追逐金针,体现了工艺的精细与灵动。
- 蜀锦谩夸声自贵:蜀锦自夸其高贵,批判商业社会中的虚假繁华。
- 越绫虚说价功高:越绫的虚假宣传,揭示了市场上的竞争和不实之词。
- 可中用作鸳鸯被:强调实用性,绣品可以用作美丽的被子,体现了劳动的价值。
- 红叶枝枝不碍刀:红叶的美丽并不受刀剑影响,象征着生活中的美与和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如“轻似水”)、对仗(如“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象征(红叶象征美好生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女性劳动的赞美,强调了劳动的美与价值,同时批判了社会上对手工艺品的虚假宣传,展现了真实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丝罗:象征柔美与细腻。
- 玉指:象征女性的优雅与灵巧。
- 春色:象征生机与希望。
- 鸳鸯被:象征爱情与和谐。
- 红叶:象征美好生活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蜀锦”是指哪个地区的织物?
A. 四川
B. 浙江
C. 福建
D. 河北 -
“洞房西室”中“西室”指的是哪里?
A. 书房
B. 婚房
C. 厨房
D. 画室 -
诗中提到的“鸳鸯被”象征什么?
A. 竞争
B. 和谐爱情
C. 财富
D. 劳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反映社会现实。
- 李白的《月下独酌》:探讨个体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罗隐的《绣》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与生活,但一个侧重于劳动的美,而另一个更侧重于爱情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罗隐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