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有序》
时间: 2025-01-04 13:13: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作者: 韩雍 〔明代〕
庆衍恭襄,贤追庄敏,天生一代忠良。
早膺封拜,承命下南荒。
尽展六韬三略,收蛮夷尽数归王。
守家法,清贫如故,四海姓名香。
圣明忧国计,简司漕运,特授金章。
总水兵,百万作镇淮阳。
定缵先公勋业,足京储永固封疆。
还儗进,六师大帅,丹悃佐吾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歌颂了一位忠良之士的功绩,他早早就得到了封赏,奉命前往南方边疆,为国家出力。他充分发挥了自己聪明的才能,成功地将蛮夷归顺。在家庭中,他遵循家法,保持清贫的生活,名声在四海传扬。圣明的君主关心国事,简化了漕运事务,特别授予他金章以示奖励。他统领一百万水兵驻守淮阳,巩固了先公的功勋,为京城的安全和边疆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他还希望能继续进上,辅佐皇帝。
注释
- 庆衍恭襄:庆衍和恭襄是古代对忠良之士的称谓,形容其品德高尚。
- 贤追庄敏:贤良的追随者和敏捷的智者,指称赞那些能辅佐君主的人。
- 六韬三略:指古代兵法书籍,象征智慧和谋略。
- 蛮夷:指边疆少数民族,诗中提到的归顺是对国家统一的贡献。
- 清贫如故:保持贫困的生活状态,表明忠诚与节俭。
- 金章:古代对功勋的奖励,象征着身份和地位的提升。
- 镇淮阳:指驻守淮阳,意在保卫国家的边疆。
- 丹悃:形容忠诚和诚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雍,明代诗人,政治家,因其对国家的忠诚和出色的才能而受到赞誉。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家庭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需要忠良之士稳定政权和保卫边疆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与节俭的赞美。
诗歌鉴赏
《满庭芳》是一首颂扬忠诚与智谋、家国情怀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一位忠良之士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他不仅在军事上展现出色的才能,更在生活中坚持清贫,表明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国家的忠诚。诗人在描写这位英雄的同时,也反映了明代重视忠臣良将的社会风尚。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深远,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庆衍恭襄:赞美忠良之士的品德。
- 贤追庄敏:强调辅佐者的智慧和能力。
- 天生一代忠良:突出其天赋的忠诚品质。
- 早膺封拜:指早期获得赏识与封官。
- 承命下南荒:接受使命,前往南方。
- 尽展六韬三略:充分发挥军事才能。
- 收蛮夷尽数归王:成功归顺敌人,表现了勇气。
- 守家法:保持传统的清白生活。
- 四海姓名香:名声远扬,受到敬仰。
- 圣明忧国计:皇帝关心国家治理。
- 简司漕运,特授金章:简化行政事务,授予荣誉。
- 总水兵,百万作镇淮阳:指挥众多水军,保卫边疆。
- 定缵先公勋业:巩固前人的功业。
- 足京储永固封疆:保卫京城,稳定边疆。
- 还儗进,六师大帅:希望进一步升迁,辅佐君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早膺封拜”和“承命下南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忠良比作天生之才,突出其重要性。
- 夸张:如“百万作镇淮阳”,强调军事力量的强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忠良之士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节俭和家国情怀的赞美,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忠良:象征忠诚和为国奉献的精神。
- 蛮夷:代表国家的外敌,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环境。
- 清贫:象征着节俭与高洁的品德。
- 金章:象征着荣誉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六韬三略”指什么?
- A. 军事策略
- B. 文学作品
- C. 道德规范
-
填空题:诗中提到“守家法,__如故”。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追求。(对/错)
答案
- A
- 清贫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同样表达了家国情怀。
- 《出塞》:王昌龄的诗,描绘了边疆的壮丽与英雄气概。
诗词对比
- 《满庭芳》 vs. 《岳阳楼记》: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国的忧虑,但《满庭芳》更侧重于个人的忠诚与勇气,而《岳阳楼记》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深思和忧虑。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