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次箫赋《水龙吟》题余词集,语多溢美,赋此所以报也》

时间: 2025-01-19 13:52:43

燕南赵北少年身。

渐老风尘。

自怜生小寒酸甚,论豪情、敢比苏辛。

况是铅华无分,风流说甚清真。

东来海上共伤神。

一样沈沦。

如君应有千秋业,是谁教、作个词人。

相伴填词觅句,消磨白日黄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燕南赵北少年身。渐老风尘。自怜生小寒酸甚,论豪情敢比苏辛。况是铅华无分,风流说甚清真。东来海上共伤神。一样沈沦。如君应有千秋业,是谁教作个词人。相伴填词觅句,消磨白日黄昏。

白话文翻译:

南燕北赵的少年,渐渐地在风尘中老去。自己感慨生活的清苦,谈豪情壮志时又怎能与苏轼、辛弃疾相比呢?更何况铅华(指虚假的华丽)与我无缘,所谓的风流也谈不上清真。自东海而来,心中痛苦相同,都是沉沦的命运。若你应有千秋伟业,究竟是谁教我做个词人呢?陪伴着我填词作句,消磨了白天和黄昏。

注释:

  • 燕南赵北:指的是中国南北方,象征广阔的地域和人生的漂泊。
  • 风尘:比喻艰苦的生活环境,常用于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
  • 寒酸:形容生活贫困,境遇艰难。
  • 苏辛:指的是诗人苏轼和辛弃疾,二人都是词坛巨匠,以豪情壮志著称。
  • 铅华:形容繁华的外表,常用来指代浮华的事物。
  • 清真:这里指的是清高、真实的品格或风范。

典故解析:

  • 苏轼、辛弃疾:两位杰出的词人,苏轼以其豪放、旷达的风格著称,辛弃疾则以其激昂、慷慨的词风闻名。他们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壮志。
  • 东海:象征着远方,可能暗指漂泊的生活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随(1899-1985),中国现代作家、诗人,曾任教于多所大学,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写作该诗时,顾随可能正经历人生的沉浮,感慨岁月无情,面对生活的困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无奈与热爱。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内心感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开篇即以“燕南赵北少年身”,引出广阔的生活背景,体现了漂泊的孤独与无奈。随着年岁的增长,风尘的侵蚀让他对生活的感受愈加深刻,产生了“自怜生小寒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比的深思。

诗中提到的“豪情敢比苏辛”,既是对自我创作能力的谦卑,也是对前辈的尊重。接下来的“铅华无分”,则表达了对浮华世界的拒绝,以及对真实自我的追求。最后,诗人以“相伴填词觅句,消磨白日黄昏”收尾,既展示了词人的孤独与无奈,也透露出对创作的坚持与热爱,尽管生活艰辛,仍愿意在词坛中寻找慰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南赵北少年身:开篇设定了地域背景,暗示了人生的漂泊。
  • 渐老风尘:时间的推移与生活的艰难。
  • 自怜生小寒酸甚:自我怜悯,感叹生活的苦涩。
  • 论豪情敢比苏辛:对比前辈诗人,表达自愧不如。
  • 况是铅华无分:表明自己与浮华无缘,追求真实。
  • 东来海上共伤神:共同的痛苦与无奈。
  • 一样沈沦:强调命运的相似。
  • 如君应有千秋业: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比。
  • 是谁教作个词人:对选择词人生活的反思。
  • 相伴填词觅句:在创作中寻找情感的寄托,消磨时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与苏辛的对比,突显自我卑微。
  • 象征:东海象征远方的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词人身份的思考,展现了在现实困境中依然坚持创作的决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青春与希望。
  • 风尘: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铅华:象征虚假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辛”指的是哪两位词人?

    • A. 苏轼与辛弃疾
    • B. 李白与杜甫
    • C. 白居易与李清照
    • D. 陶渊明与王维
  2. “自怜生小寒酸甚”中的“小寒酸”是指什么?

    • A. 生活的清苦
    • B. 年龄的增长
    • C. 心情的愉快
    • D. 浮华的生活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顾随与辛弃疾在豪情壮志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顾随的作品更侧重于自我反思与生活的感慨,而辛弃疾则更多地展现出激昂的爱国情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现代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