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洞霄》

时间: 2025-01-01 11:40:51

拟借寒泉洗此心,幽亭曾屡谒清音。

会须枕石伴龙睡,不尔吹箫学凤吟。

蛰地金丹闻往昔,插天琳宇盛当今。

灵芝仙草宁无分,为我山中试访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入洞霄
闻九成 〔宋代〕

拟借寒泉洗此心,
幽亭曾屡谒清音。
会须枕石伴龙睡,
不尔吹箫学凤吟。
蛰地金丹闻往昔,
插天琳宇盛当今。
灵芝仙草宁无分,
为我山中试访寻。


白话文翻译:

我想借寒冷的泉水来洗净我的心灵,
在幽静的亭子里曾多次聆听那清脆的音声。
必然要在石头上安睡,和龙共枕,
否则我就吹箫学习凤鸟的歌唱。
隐居在地底的金丹早已传闻往昔,
而插天的琳宇如今则是盛世。
灵芝和仙草难道没有分配吗?
我一定要在山中去探访寻求。


注释:

  • 寒泉:寒冷的泉水,象征着清凉与洁净。
  • 幽亭:指幽静的亭子,表明环境的宁静适合修身养性。
  • 龙睡:指与龙同眠,龙在古代神话中象征着高贵与超然。
  • 吹箫:用箫吹奏乐曲,箫是古代一种乐器。
  • 金丹:道教中指炼成的长生不老药,象征着修道成仙的理想。
  • 灵芝仙草:灵芝是一种药草,常被视为长生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闻九成,字子显,号月山,宋代诗人,因其诗作多探讨自然、隐逸与道教哲学而被称道。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初入洞霄》创作于诗人隐居山中时期,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修道成仙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初入洞霄》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首句“拟借寒泉洗此心”,诗人以寒泉象征心灵的洁净,表达了他想要洗净世俗烦恼的愿望。接下来“幽亭曾屡谒清音”,勾勒出一个幽静的环境,暗示诗人曾在此地聆听自然的声音,感受内心的宁静。

“会须枕石伴龙睡,不尔吹箫学凤吟”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存,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诗人以龙和凤作为象征,强调了他对高贵与自由的追求。

后半部分提到“蛰地金丹闻往昔,插天琳宇盛当今”,反映出诗人在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金丹象征着道教中的长生不老,而琳宇则象征着当今的繁荣与美好,形成了古今对比的意象。

最后两句“灵芝仙草宁无分,为我山中试访寻”,表达了诗人对心灵归属的渴求,强调了他在山中探求灵芝仙草的决心,体现出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灵魂的探索,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与高远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拟借寒泉洗此心:想借寒泉来洗净自己的心灵,寓意心灵的清澈与宁静。
  2. 幽亭曾屡谒清音:在幽静的亭子里多次聆听自然的声音,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3. 会须枕石伴龙睡:希望能在石上安睡,和龙同伴,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4. 不尔吹箫学凤吟:如果不能如此,就只能吹箫学习凤鸟的歌唱,体现了追求理想生活的执着。
  5. 蛰地金丹闻往昔:隐居在地底的金丹早已传闻往昔,透出对道教文化的思考。
  6. 插天琳宇盛当今:如今的美好繁荣景象,形成对比,突出历史的变迁。
  7. 灵芝仙草宁无分:灵芝和仙草象征着长生与健康,强调追求的珍贵与难得。
  8. 为我山中试访寻:在山中寻求灵芝,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坚守与探索精神。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泉”与“清音”,形成音韵的和谐。
  • 比喻:用“寒泉”比喻心灵的洁净。
  • 象征:龙与凤象征着理想与自由。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和对内心灵魂的探索,体现了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泉:象征心灵的洁净与清凉。
  • 幽亭:宁静的环境,代表内心的宁静。
  • :象征高贵与超然的理想。
  • 金丹:道教中的长生不老药,象征追求永恒。
  • 灵芝仙草:象征长生与健康,强调珍贵与稀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寒泉”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心灵的洁净
    C. 自然的力量
    D. 友情

  2. 填空题: “会须枕石伴__睡”中空缺的字是__

  3. 判断题: 诗中“灵芝仙草”代表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对/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初入洞霄》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追求,王维的诗中多借景抒情,体现自然与人心的和谐;而闻九成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对道教文化的探讨与内心的追求,两者在意境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闻九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