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燕
作者: 齐己 〔唐代〕
燕燕知何事,年年应候来。
却缘华屋在,长得好时催。
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
不同黄雀意,迷逐网罗媒。
白话文翻译
燕子们知道在做什么吗?它们年年按时归来。
这都是因为华丽的房屋在这里,才催促它们生长繁殖。
它们在花外衔泥而去,在空中飞回觅食。
与黄雀不同的是,它们并不迷恋网罗的猎食。
注释
字词注释
- 燕燕:指燕子,象征春夏的到来。
- 华屋:指华丽的房屋,寓意安居乐业的环境。
- 长得:生长、繁衍。
- 衔泥:燕子用泥土筑巢。
- 黄雀:指黄雀,常用来比喻被捕获的生灵。
- 网罗媒:指用网捕捉鸟类的行为。
典故解析
- 燕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春天,代表着希望和新生。诗中提到的黄雀则常被视为被捕的象征,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字景初,号云溪,唐代诗人,曾任官职,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之时。诗人借燕子的回归,表达对生活安宁和美好环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新燕》以燕子为主线,描绘了它们年年如期归来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规律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诗人通过“燕燕知何事”的疑问,引出燕子的归来,暗示它们的归属感和生活的规律性。接着,诗人提到“华屋”,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美好,也表达了燕子在此安家生子的愿望。
“花外衔泥去,空中接食回”描绘了燕子忙碌的身影,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气息。与之对比的“不同黄雀意”则引人深思,黄雀被捕的意象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燕子却自由自在,象征着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燕子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燕知何事:提问燕子在思考什么,表现好奇与亲近自然的情感。
- 年年应候来:燕子每年按时回归,象征周期性和稳定。
- 却缘华屋在:强调燕子因优美的环境而选择归来,体现了环境对生命的影响。
- 长得好时催:暗示适合的时节促使燕子繁衍生息。
- 花外衔泥去:生动描绘燕子筑巢的场景,展现其辛勤。
- 空中接食回:描写燕子觅食的动态,体现生存的本能。
- 不同黄雀意:指出燕子与黄雀的不同,黄雀有被捕的危险,而燕子则自由。
- 迷逐网罗媒:隐喻黄雀被困的命运,表达对燕子自由的赞美。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拟人、对比等手法。拟人化的燕子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对比黄雀则深化了主题,表现出对自由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燕子的归来为线索,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环境的珍视和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与希望,代表生命的回归。
- 华屋:象征安定与富饶的生活环境。
- 黄雀:象征被束缚和失去自由,反映社会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屋”象征什么?
A. 贫困
B. 安宁的生活环境
C. 逃避现实 -
燕子的归来体现了什么主题?
A. 生命的循环与希望
B. 对未来的迷茫
C. 对自由的追求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诗词对比
- 齐己的《新燕》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描绘自然,但风格迥异。齐己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注重生活场景的温馨,后者则表现出对山水的壮丽与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齐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