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憹歌(五首)》

时间: 2024-12-29 17:49:59

养儿徒养老,无儿生烦恼。

临老不见儿,不如无儿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懊憹歌

养儿徒养老,无儿生烦恼。
临老不见儿,不如无儿好。

白话文翻译:

养孩子只是为了老了有人赡养,但如果没有孩子,反而会少很多烦恼。临老时看不到儿女,不如根本就没有孩子来得好。

注释:

  • 懊憹:懊悔、苦恼的意思。
  • :徒然,白白的意思。
  • 烦恼:心中忧虑、烦闷的情绪。
  • 临老:到老年时。
  • 不如:不如,表示比较,意思是没有...好。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其表达的情感与传统的“养儿防老”理念相对立,反映出诗人对家庭、亲情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太和,明代初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曾参与明太祖朱元璋的统一大业,有“刘伯温”之称。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又有婉约,常常反映出个人的哲理思考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自身经验表达对生育和养老的独特见解,反映了对家庭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懊憹歌》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养儿育女的辛苦与无奈。诗中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观点:养儿的目的在于老年时的安慰与依靠,而如果没有儿女,生活反而少了诸多烦恼。这种直接而坦率的表达令人深思。诗中透出的孤独感和对人生的无奈,揭示了人们在感情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一直是为人所推崇的观念,但诗人却以自身的体验反转了这一观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让人反思亲情的真实意义。诗句中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也有对生命本质的探讨,突显出诗人的深邃思考和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养儿徒养老:抒发了养儿的辛苦,暗示养儿的目的在于老年有依靠。
  2. 无儿生烦恼:指出没有孩子反而少了烦恼,暗含对养儿带来的负担的反思。
  3. 临老不见儿:表达了年老时却看不到儿女的孤独和失落。
  4. 不如无儿好:得出结论,认为不如没有儿女来得轻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养儿”与“无儿”的对比,突显出生活的矛盾。
  • 反转:将传统观念反转,形成鲜明的观点。
  • 排比:句式整齐,使得语气更为强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养儿与无儿的对比,表达了对亲情与责任的思考,质疑传统观念的合理性,反映出人生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家庭的延续与责任,也代表着一种社会期待。
  • :象征着人生的终点与孤独,体现出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些意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反映了社会对家庭、后代的期许与现实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养儿徒养老”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 A. 养儿的快乐
    • B. 养儿的负担
    • C. 养儿的必要性
    • D. 养儿的价值
  2. “临老不见儿”这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愉快
    • B. 孤独与失落
    • C. 满足
    • D. 忧愁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子吟》(孟郊)
  • 《静夜思》(李白)

这两首诗同样探讨了亲情与孤独的主题,值得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刘基《懊憹歌》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均表现出对家庭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但刘基更强调无儿的无奈,而杜甫则在思念中展现出亲情的温暖与关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精要》
  • 《刘基与明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