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乱》

时间: 2025-01-17 02:02:57

遭乱无完物,还家有病躯。

夜眠愁枕席,晚食愧盘盂。

败壁狐狸入,虚檐鸟雀呼。

犹传征敛急,倚杖一长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遭乱无完物,还家有病躯。
夜眠愁枕席,晚食愧盘盂。
败壁狐狸入,虚檐鸟雀呼。
犹传征敛急,倚杖一长吁。

白话文翻译

遭受战乱,家中破败不堪,
回到家中却是病体难忍。
夜里睡时满心愁苦,枕席湿湿的;
晚饭时却又为盘盂中的食物感到愧疚。
破壁之处狐狸钻入,
空旷的屋檐下鸟雀在鸣叫。
依然传来征敛的急促消息,
我倚着拐杖,长叹一声。

注释

  • 遭乱:遭受战乱,指社会动荡或自然灾害。
  • 无完物:没有完好无损的东西,形容家园破败。
  • 病躯:病体,指身体虚弱。
  • 愁枕席:因愁苦而影响睡眠,枕席潮湿。
  • 愧盘盂:为食物的匮乏感到羞愧。
  • 败壁:破败的墙壁。
  • 狐狸:象征着荒凉和无人居住的环境。
  • 虚檐:空荡的屋檐。
  • 征敛急:征收和紧急的消息,暗示动乱的继续。
  • 倚杖一长吁:依靠拐杖叹息,表现无奈和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崧,明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常以抒情、描绘自然为主,同时也对社会动荡、民生疾苦有深刻的反思。其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遭乱》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诗人经历了战乱带来的家园破碎和生计困顿,深感故土沦陷、家人分离之痛,诗中流露出对动荡生活的无奈与愁苦。

诗歌鉴赏

《遭乱》通过简练的语言呈现了战乱带来的创伤,诗人以个人的遭遇为切入点,细腻地描绘了家中破败的景象与内心的愁苦。首句“遭乱无完物”直入主题,揭示出战乱的残酷与破坏,接下来的“还家有病躯”则将个人的身体状态与外在环境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无力感。

诗中“夜眠愁枕席,晚食愧盘盂”展现了由于生活困苦而导致的精神压迫,夜晚的无眠与晚餐的愧疚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诗人对生活苦境的反思。接着,破壁与狐狸的意象结合,营造出荒凉的气氛,暗示着失去的归属感和对自然的渴望。

最后两句“犹传征敛急,倚杖一长吁”则回归到对社会动乱的感受,表明尽管身处困境,心中依然挂念着外界的动荡,发出无奈的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遭乱无完物:诗人首先交代了外部环境,战乱使得一切物品都损坏殆尽。
  • 还家有病躯:归家时发现自己身心俱疲,身患疾病。
  • 夜眠愁枕席:夜晚难以入眠,愁苦使得枕席潮湿。
  • 晚食愧盘盂:晚餐时的食物匮乏让人感到羞愧。
  • 败壁狐狸入:破败的墙壁象征着无人居住,狐狸的出现加重了荒凉感。
  • 虚檐鸟雀呼:空荡的屋檐下,鸟雀在鸣叫,衬托出孤独和凋敝。
  • 犹传征敛急:外部环境依旧动荡不安,征税的急促信息传来。
  • 倚杖一长吁:最终诗人无力地倚着拐杖,叹息,表达失落和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睡眠与饮食的愁苦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意象:如“败壁”、“狐狸”、“鸟雀”等意象的运用,形成了荒凉与孤独的氛围。
  • 拟人:鸟雀的鸣叫赋予了环境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个人的遭遇映射出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痛苦,反映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伤痛的深切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败壁:象征着破败的家园,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人们的无奈。
  • 狐狸:代表荒凉与无人问津,隐喻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失落感。
  • 鸟雀: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响亮,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却又与破败的背景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遭乱无完物”是什么意思?
    A. 家里一切都很好
    B. 家里一切都破败不堪
    C. 战争结束了

  2. 诗人为何在晚餐时感到愧疚?
    A. 食物太丰盛
    B. 食物匮乏
    C. 食物太咸

  3. “倚杖一长吁”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悲伤
    C. 愤怒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李白:同样反映了战乱带来的伤痛与思乡之情。
  • 《静夜思》 李白: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春望》:表现了战乱带来的家国破碎之痛,情感和主题与《遭乱》相似,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忧虑。
  • 《静夜思》:虽以思乡为主,但在情感表达上更显柔和,缺少《遭乱》中对动荡的直接描写。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刘崧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