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华首台留别旋庵海发上人》

时间: 2025-01-04 09:18:35

木绵花发似春风,不信登临是岁终。

百粤晴江山色外,六时行径水声中。

自来下土为游子,肯料东林别远公。

他夜相思何处望,白云天上佛灯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绵花发似春风,不信登临是岁终。
百粤晴江山色外,六时行径水声中。
自来下土为游子,肯料东林别远公。
他夜相思何处望,白云天上佛灯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木绵花开得如春风般温柔,难以相信此时已接近年末。晴朗的江山在眼前展现,伴随着潺潺的水声。我自小在这片土地上游玩,怎知在东林与远公的别离如此遥远。夜里思念之时,不知该向何处眺望,只有白云之上那红色的佛灯指引着我。

注释

  • 木绵花:指木绵树的花,春天开花的象征。
  • 岁终:年末,指时间的流逝。
  • 百粤:泛指南方的江山,此处指美丽的山水。
  • 六时:指一整天的时间,意指日常生活。
  • 游子:离乡的人,思念家乡。
  • 东林:东林寺,佛教寺庙。
  • 远公:指远方的朋友或高僧。
  • 白云天上:形容高远的天空,佛灯象征着信仰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木绵花开为引子,唤起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感伤。开篇“木绵花发似春风”,通过比喻的手法,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让人不禁沉浸其中。接下来的“百粤晴江山色外”,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广阔的自然景观,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自来下土为游子”点明自己与故乡的深厚联系,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同时,诗中提到的“东林别远公”,则是对友人的深情牵挂,表现出人际关系中的温暖与无奈。

最后两句“他夜相思何处望,白云天上佛灯红”将思念的情感引向了更高的境界,在深夜的孤独中,诗人向往着那遥不可及的佛灯,象征着信仰与希望。这种情感的升华,使整首诗更具哲理性,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绵花发似春风:描绘春天的美丽,暗示生命的活力。
  2. 不信登临是岁终:感叹时间的流逝,难以相信年末已至。
  3. 百粤晴江山色外:展现南方美丽的山水,充满生机。
  4. 六时行径水声中:描述生活的日常与水声相伴,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5. 自来下土为游子:表达对故土的眷恋,游子的身份让人感到孤独。
  6. 肯料东林别远公:暗示与友人的离别,感到怅然若失。
  7. 他夜相思何处望:思念之情难以释怀,心中迷茫。
  8. 白云天上佛灯红:佛灯的象征意义,传达信仰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木绵花发比作春风,生动形象。
  • 对仗:如“百粤晴江山色外,六时行径水声中”形成和谐的音韵。
  • 象征:白云与佛灯象征着高远与希望,表达深层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离别与思念,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牵挂,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绵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江山:代表故乡的自然美。
  • 白云:象征高远与自由。
  • 佛灯:象征信仰与指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木绵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D. 夏天

  2. “东林别远公”中的“远公”指的是谁? A. 诗人的父亲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师傅
    D. 诗人的爱人

  3. 诗中提到的“白云天上佛灯红”中,佛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信仰与希望
    C. 名声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为豪放,展示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 杜甫《月夜忆舍弟》:情感更为沉重,表现了家庭的牵挂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陈恭尹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全书》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