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丹林竹》

时间: 2025-01-17 10:34:24

一家村上记相寻,坐对萧萧风满林。

天上归来重看画,辽东鹤去海门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赵丹林竹
作者: 王汝玉 〔明代〕
一家村上记相寻,
坐对萧萧风满林。
天上归来重看画,
辽东鹤去海门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寻访竹林的情景,诗人来到村中,坐在竹林中感受微风拂过的宁静。画面中的天上飞来的鹤,仿佛与辽东的深海遥相呼应,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注释

  • 相寻:互相寻找、探访,表示诗人与友人在竹林相聚。
  • 萧萧:形容风声,传达出竹林中的清幽气息。
  • 归来:从远方回来,重温旧地或重看旧画的情感。
  • 辽东鹤:鹤是一种常见的吉祥象征,辽东则是指中国东北地区,暗示远方的意象。
  • 海门:指海的出入口,象征着遥远与深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汝玉,明代诗人,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而真挚。王汝玉在诗歌中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汝玉与友人相聚于竹林之际,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感悟。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题赵丹林竹》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宁静与和谐。诗的开篇“家村上记相寻”,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并未直接描写竹林的样子,而是通过“坐对萧萧风满林”来传达竹林的气氛,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意境。微风吹拂,竹叶轻响,似乎与诗人的心境相互呼应,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

接下来的“天上归来重看画”,暗示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仿佛天上飞来的鹤带着悠远的梦境,给人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最后一句“辽东鹤去海门深”则将意象引向更广阔的空间,鹤的远去象征着思绪的流动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竹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家村上记相寻:诗人回到曾经的村庄,寻觅友人的身影。
  • 坐对萧萧风满林:在竹林中静坐,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天上归来重看画:诗人仰望天空,思绪飞扬,回忆起过去的美好,仿佛看到了以前的画面。
  • 辽东鹤去海门深:远方的鹤飞向辽东,象征着诗人对遥远友谊的思念,留下难以忘怀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提到的“鹤”不仅是鸟类,更象征着高洁与长寿,暗示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拟人:风声“萧萧”赋予了自然以生命,使读者感受到竹林的灵动。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林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眷恋。同时,诗中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尊重,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林:象征高洁、坚韧,代表诗人清高的情操。
  • :常作为长寿与吉祥的象征,寓意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传递出一种轻松与宁静的气息,映衬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明代
    • C. 清代
    • D. 宋代
  2. “萧萧风满林”中的“萧萧”指的是什么?

    • A. 人声
    • B. 风声
    • C. 竹声
    • D. 鸟声
  3.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爱情
    • B. 友情与自然
    • C. 战争
    • D. 旅行

答案

  1. B. 明代
  2. B. 风声
  3. B. 友情与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 - 郑板桥
  • 《山中问答》 - 王维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问答》与王汝玉的《题赵丹林竹》都是描绘自然与人际关系的佳作。王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隐士生活的理想,而王汝玉则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两者均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自然哲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张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四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