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集鲍楼作》

时间: 2025-01-01 13:50:11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

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

已是高人难聚会,矧逢佳节共吟哦。

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已是高人难聚会,矧逢佳节共吟哦。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

白话文翻译

秋天在湖边的楼上正是适合度过的时候,小船在幽深的水道中随着采菱的歌声前行。淡淡的云彩遮住了月亮,使得天空连成一片白色,远处的水面因为夜深而显得更加凉爽。已经是高人难以聚会的时候,更何况是在这样的佳节共同吟咏。明天这个集会将在城市中引起喧哗,人们会说这样的风流雅集就像永和年间的兰亭集会一样。

注释

  • 扁舟窈窕逐菱歌:扁舟,小船;窈窕,形容水道幽深;逐,随着;菱歌,采菱时唱的歌。
  • 淡云遮月连天白:形容云彩淡淡地遮住了月亮,使得整个天空呈现出一片白色。
  • 远水生凉入夜多:远处的湖水因为夜深而显得更加凉爽。
  • 已是高人难聚会:高人,指有才学的人;难聚会,指难以聚集在一起。
  • 矧逢佳节共吟哦:矧,况且;佳节,美好的节日;共吟哦,共同吟咏诗歌。
  • 明朝此集喧城市:明朝,明天;此集,这次集会;喧城市,在城市中引起喧哗。
  • 应说风流似永和:风流,指文雅的活动;永和,东晋时期的一个年号,著名的兰亭集会就在这个时期举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玑(约1160-1214),字元直,号铁冠道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徐玑在中秋节与友人在湖楼聚会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湖楼聚会为背景,描绘了秋夜湖上的美景和文人雅集的情景。首联“秋在湖楼正可过,扁舟窈窕逐菱歌”,通过“湖楼”和“扁舟”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幽美的秋夜湖景。颔联“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运用“淡云”、“遮月”、“连天白”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月夜的朦胧美和湖水的清凉感。颈联“已是高人难聚会,矧逢佳节共吟哦”,表达了文人雅集的难得和佳节的喜悦。尾联“明朝此集喧城市,应说风流似永和”,以“风流似永和”作结,暗示了这次集会的不凡和文人的风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在湖楼正可过:点明时间和地点,秋天在湖边的楼上正是适合度过的时候。
  2. 扁舟窈窕逐菱歌:描绘小船在幽深的水道中随着采菱的歌声前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3. 淡云遮月连天白:通过“淡云”、“遮月”、“连天白”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月夜的朦胧美。
  4. 远水生凉入夜多:远处的湖水因为夜深而显得更加凉爽,增强了秋夜的清凉感。
  5. 已是高人难聚会:表达文人雅集的难得,强调了这次聚会的珍贵。
  6. 矧逢佳节共吟哦:况且是在这样的佳节共同吟咏,增添了节日的喜悦氛围。
  7. 明朝此集喧城市:预示明天这个集会将在城市中引起喧哗,暗示了这次集会的影响力。
  8. 应说风流似永和:以“风流似永和”作结,暗示了这次集会的不凡和文人的风雅。

修辞手法

  • 比喻:“淡云遮月连天白”中的“淡云遮月”比喻月夜的朦胧美。
  • 拟人:“扁舟窈窕逐菱歌”中的“逐菱歌”赋予小船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淡云遮月连天白,远水生凉入夜多”中的“淡云遮月”与“远水生凉”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通过描绘秋夜湖上的美景和文人雅集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文人的风雅和节日的喜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楼:象征宁静和幽美。
  • 扁舟:象征自由和隐逸。
  • 菱歌:象征田园生活的乐趣。
  • 淡云遮月:象征月夜的朦胧美。
  • 远水生凉:象征秋夜的清凉感。
  • 高人难聚会:象征文人雅集的难得。
  • 佳节共吟哦:象征节日的喜悦。
  • 风流似永和:象征文人的风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扁舟窈窕逐菱歌”中的“逐”字是什么意思? A. 追逐 B. 随着 C. 驱赶 D. 追赶

  2. 诗中“淡云遮月连天白”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晴朗的夜空 B. 月夜的朦胧美 C. 白天的天空 D. 云彩的形状

  3. 诗中“已是高人难聚会”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高人容易聚会 B. 高人难以聚会 C. 高人不喜欢聚会 D. 高人经常聚会

  4. 诗中“应说风流似永和”中的“永和”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年号 B. 一个地名 C. 一个人名 D. 一个事件

答案

  1. B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也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徐玑的《中秋集鲍楼作》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以中秋为背景,但徐玑的诗更注重描绘自然美景和文人雅集的情景,而苏轼的词则更注重表达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唐宋词鉴赏辞典》:收录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