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十》
时间: 2024-09-19 21:29: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
须臾淹冉零落销。
盛年妖艳浮华辈。
不久亦当诣冢头。
一去无还期。
千秋万岁无音词。
孤魂茕茕空陇间。
独魄徘徊绕坟基。
但闻风声野鸟吟。
岂忆平生盛年时。
为此令人多悲悒。
君当纵意自熙怡。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鲜花不会开一整天吗?
转瞬即逝,便会凋零消逝。
盛年时的容颜如花的妖艳,
不久也会走向坟墓。
一去无归期,
千秋万岁再无音信。
孤魂漂泊在荒原上,
独自徘徊在坟墓周围。
只听见风声和野鸟的吟唱,
怎能回忆起往日的盛年时光?
这一切令人感到无比悲伤。
你应当放纵自己的情绪,尽情享受生活的愉悦。
注释:
- 蕣华:指的是鲜花,常用来比喻年轻美丽的女子。
- 须臾:指短暂的时刻。
- 妖艳:形容美丽而又吸引人的样子。
- 冢头:坟墓的顶部。
- 千秋万岁:指极长的时间,表示永远。
- 孤魂茕茕:孤独的灵魂,形容无依无靠的状态。
- 徘徊:徘徊不前,徘徊在某个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 417年-466年),字明之,号少白,南朝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才情和文采著称。他的诗风豪放,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鲍照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境遇不佳。诗中表达了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哀叹。
诗歌鉴赏:
《拟行路难十八首》中的第十首诗,展现了鲍照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君不见蕣华不终朝”引入,直接点明了青春之花的短暂,鲜花虽美,但终究难以抵挡时间的流逝。这种对时间的认识,令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接着,诗人以“盛年妖艳浮华辈”点出了盛年时的浮华与妖艳,暗示着美丽和繁华并不持久。
“千秋万岁无音词”,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无奈和绝望。人一旦离去,便再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这使得诗中充满了孤独与悲伤的情绪。最后,诗人提出“君当纵意自熙怡”,似乎是在劝解自己,也是在劝解他人,要珍惜当下,放纵自己的情感,尽情享受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美丽与老去后的孤独,深刻揭示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常。鲍照的用词简洁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令人难以忘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用问句引起读者思考,强调美丽短暂。
- “须臾淹冉零落销”:描绘花朵在短暂的时光中消逝的景象,暗喻青春的流逝。
- “盛年妖艳浮华辈”:描绘年轻时的风华与浮躁,暗指人们在盛年时的骄傲与自信。
- “不久亦当诣冢头”:暗示无论如何,终会走向死亡,人生的终点。
- “一去无还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无法挽回的惋惜。
- “孤魂茕茕空陇间”:描绘死后孤独的灵魂,展现出对孤独的悲叹。
- “独魄徘徊绕坟基”:进一步强调孤独的状态,表现出对过去的回忆。
- “但闻风声野鸟吟”:孤寂的环境中,只有风声与鸟鸣,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 “岂忆平生盛年时”:对比往日辉煌的盛年,感叹已经无法回忆。
- “为此令人多悲悒”:表明诗人对此感到悲伤。
- “君当纵意自熙怡”:鼓励珍惜当下,享受生活中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花的盛开与凋零。
- 对仗:如“孤魂茕茕”和“独魄徘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孤魂”和“魄”赋予灵魂以人性特征,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人生无常”展开,强调应珍惜当下,表达了对青春短暂与死亡的深刻思考,带有浓厚的悲伤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蕣华:象征青春与美丽,代表着年轻的生命。
- 冢头:象征死亡与终结,提醒人们生命的脆弱。
- 孤魂:代表孤独与失落,体现生死之间的隔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及的“蕣华”指的是: A. 大树
B. 鲜花
C. 夕阳
D. 河流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提到“盛年妖艳浮华辈”,表达了对____的感慨。
答案:青春短暂
-
判断题:诗中“千秋万岁无音词”意指人一旦离去,便再也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对/错)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鲍照的《拟行路难》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享受当下的价值。鲍照更注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而李白则强调及时行乐,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王士祯《鲍照诗解》
- 《南北朝诗歌选》
- 鲍照《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