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麻叶蓬蓬小麦肥,杨花风里杜鹃啼。故园尚阻归来赋,惭愧东坡雨一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麦子丰收的景象,麻叶繁茂,杨花随风飘舞,杜鹃在树上悲鸣。诗人因为故乡的阻隔而无法回去写诗,心中感到惭愧,想起东坡(苏轼)在雨中犁地的情景。
注释:
- 麻叶:指麻植物的叶子,形容生长茂盛。
- 蓬蓬:形容茂密的样子。
- 小麦肥:形容小麦生长得很好,丰收在望。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春天随风飘舞。
- 杜鹃:一种鸟,鸣叫声悲切,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故园:故乡。
- 阻归:阻碍归乡的路途。
- 惭愧:感到羞愧。
- 东坡:指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因其雨中犁田的故事而被提及。
典故解析:
“东坡雨一犁”提到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画家。他在一场大雨中依然在田间劳作,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典故用来对比诗人的惭愧,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象,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诗人行旅途中所作,面对自然的美景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交织,产生了诗歌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利用了自然景象来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以“麻叶蓬蓬小麦肥”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面。接着“杨花风里杜鹃啼”则引入了情感的转折,杜鹃的悲鸣与杨花的飘荡形成对比,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佩与自愧不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既欣喜又忧伤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麻叶蓬蓬小麦肥”:描绘丰收的田野,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杨花风里杜鹃啼”:通过杜鹃的啼鸣,表现思乡之情,增添了一丝忧伤。
- “故园尚阻归来赋”:表达因路途遥远而无法返回故乡的无奈。
- “惭愧东坡雨一犁”:提到苏轼的勤劳,对比自己的惭愧,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麻叶蓬蓬”与“小麦肥”,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杜鹃的啼鸣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表达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乡之情与对生活的感悟而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劳动的敬重。
意象分析:
- 麻叶:象征着生命力与繁荣。
- 杜鹃:常用作思乡或哀叹的象征,代表着离愁别绪。
- 故园:寄托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杨花风里杜鹃啼”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
- C. 自豪
- D. 无所谓
-
“惭愧东坡雨一犁”中的“东坡”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之道与苏轼在思乡情感上的表达有相似之处,但王之道更侧重于自然与心情的结合,而苏轼则常常通过历史与人事的对比来深化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