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平山诗》

时间: 2025-01-04 09:39:42

石险天貌分。

林交日容缺。

阴涧落春荣。

寒岩留夏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太平山诗
作者: 孔稚珪 〔南北朝〕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太平山的险峻与美丽,山石高耸,宛如天际的分割线;树林交错,阳光透过树叶映射出斑驳的光影。阴暗的山涧中,春天的花朵悄然绽放;而在寒冷的岩石上,残留着夏天的雪花。

注释:

  • 石险:指山石的险峻。
  • 天貌分:形容山的轮廓如同天际的分割线。
  • 林交:树林交错,形容环境的复杂。
  • 日容缺:日光透过树叶,形成斑驳的影子。
  • 阴涧:阴暗的山涧。
  • 春荣:春天的花朵繁盛。
  • 寒岩:寒冷的岩石。
  • 夏雪:夏季残留的雪,形容独特的气候现象。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涉及到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了南北朝时期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抒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孔稚珪,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游太平山诗写于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文人多游山玩水,抒发感怀,诗人以太平山为背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游太平山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诗的开头“石险天貌分”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险峻的山景之中,似乎在提醒人们山的高耸与险峻。接下来的“林交日容缺”则巧妙地描绘了阳光穿透树叶的光影变化,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片青翠的树林中,感受到自然的生机。

而后两句“阴涧落春荣”和“寒岩留夏雪”,则通过对比展示了山涧的阴暗与岩石的寒冷,象征着春与夏的交替,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与无常。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的意象,也使得全诗的情感更加深厚,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赞美。整首诗在气势上从险峻的山石到柔和的花荣,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循环,传达出一种和谐美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险天貌分:描绘了太平山的高耸与险峻,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2. 林交日容缺:通过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动感的氛围。
  3. 阴涧落春荣:暗示春天的生机在阴暗的地方悄然绽放,表现出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4. 寒岩留夏雪:展现了自然的奇妙与多样,夏天的雪在寒岩上留下了印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阴涧”与“寒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山石比作天的分割线,增强了山的高大与险峻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生命,表现自然的情感与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太平山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变迁与自然的不可预测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坚韧与稳定。
  • :象征着生命与生机。
  • 阴涧:象征着隐秘与深邃。
  • 寒岩:象征着冷静与严峻。
  • 春荣夏雪:象征着生与死,变化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山石 B. 河流 C. 草地 D. 云彩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一方面?
    A. 战争 B. 爱情 C. 自然 D. 社会

  3. “阴涧落春荣”中的“阴涧”指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A. 光明 B. 阴暗 C. 干旱 D. 湿润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孔稚珪的《游太平山诗》更侧重于险峻的地形与光影的变化,而王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居的宁静与秋天的萧瑟。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侧重点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