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上人见访忆李端》

时间: 2025-01-01 13:47:36

雁稀秋色尽,落日对寒山。

避事多称疾,留僧独闭关。

心归尘俗外,道胜有无间。

仍忆东林友,相期久不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深上人见访忆李端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雁稀秋色尽,落日对寒山。
避事多称疾,留僧独闭关。
心归尘俗外,道胜有无间。
仍忆东林友,相期久不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大雁稀少,秋天的色彩已经消失,夕阳映照着寒冷的山峦。
我因避世而常常称病,独自留在寺庙中闭门不出。
我的心早已超脱尘俗,真道与虚无之间没有界限。
我依然思念东林的朋友,期待着他早日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雁稀:指大雁稀少,象征秋天的渐近和孤独的情感。
  • 秋色尽:秋天的景色已经消失,暗示时光流逝。
  • 落日对寒山:夕阳映照着寒冷的山,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避事多称疾:因为避世而常常称病,表达了对世俗的逃避。
  • 留僧独闭关:独自留在寺中,闭门不出,显示出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
  • 心归尘俗外:心灵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 道胜有无间:道理的真谛超越了有与无的界限。
  • 东林友:指东林寺的朋友,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东林友”可能指的是东林寺的僧人,历史上东林寺以其清净和隐居而闻名,诗人以此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长,号云光,著有《诗选》,与王之涣、李白并称。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诗作成于唐代一个安静的秋日,诗人因避世而常常称病独处,着重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尾声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开头“雁稀秋色尽,落日对寒山”,用大雁和夕阳的意象,传达出秋日的苍凉与孤独。接下来的两句“避事多称疾,留僧独闭关”,揭示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表达出对世俗尘事的逃避,表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然后“心归尘俗外,道胜有无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心灵的自由和超脱,暗示着他对道理的深入思考与追求。最后一句“仍忆东林友,相期久不还”则是将思念之情引入,表现了对旧友的深切怀念,尽管身处清静之地,心中依然挂念着朋友。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巧妙,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雁稀秋色尽:描绘了秋天的孤寂,暗示时间的流逝。
  2. 落日对寒山:夕阳的辉映与寒山形成对比,表现出冷清的氛围。
  3. 避事多称疾:诗人通过生病来拒绝世俗的纷扰。
  4. 留僧独闭关:独自待在寺庙中,反映了他隐居的生活状态。
  5. 心归尘俗外:心灵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
  6. 道胜有无间:强调了对道理的追求,超越了有与无的界限。
  7. 仍忆东林友:尽管隐居,内心依然惦记着朋友。
  8. 相期久不还:表达了对重聚的期待与惆怅。

修辞手法:

  • 对比:如“落日对寒山”,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 象征:大雁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孤独,寒山则象征着清冷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超脱尘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秋天的到来。
  • 寒山:象征清冷与隐居的环境。
  • 落日: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东林:象征友谊与归属感。

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隐逸风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雁稀秋色尽”意在描绘什么?

    • A. 秋天的美丽
    • B. 秋天的孤寂
    • C. 秋天的丰收
  2. 诗人称病的原因是什么?

    • A. 生病
    • B. 避免世俗烦恼
    • C. 需要休息
  3. “心归尘俗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世俗的依恋
    • B. 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独坐敬亭山》

诗词对比:

  •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悠然与思考,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于描绘自然之美,而司空曙则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