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四首》

时间: 2024-09-19 21:55:12

心佛物兮俱不是,坐断舌头除药忌。

横拈倒用总由他,活捉魔群穿却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心佛物兮俱不是,坐断舌头除药忌。
横拈倒用总由他,活捉魔群穿却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心、佛和物质的看法,认为它们都不是终极的真理。要想获得解脱,就需要舍弃所有的执念和禁忌。无论是用什么方法,最终都得靠自己去理解真理,活捉那些内心的魔障,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

注释:

  • 心佛物:心和佛,以及一切物质,诗中指代的是世俗的执念和幻象。
  • 坐断舌头:意指停止无谓的言语和讨论。
  • 除药忌:去除药物的禁忌,象征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
  • 横拈倒用:随意地运用、理解事物。
  • 活捉魔群:抓捕内心的魔障,象征内心的烦恼和困扰。
  • 穿却鼻:形容直面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胜,宋代高僧,擅长禅宗诗词,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关注内心的修行与自我解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当时社会动荡的环境,反映了作者对物质世界的反思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禅宗思想影响深远,强调悟性与内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言辞却蕴含深意。诗人通过对“心”、“佛”和“物”的反思,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诗的开头“心佛物兮俱不是”直接点明主题,提醒人们不要执迷于表象,而要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解脱。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坐断舌头除药忌”来强调言语和思维的束缚,似乎在告诫读者,真正的智慧来自于沉默和内省。诗的后半部分“横拈倒用总由他”则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似乎在说,理解和运用真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心态的开放与灵活。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与内心的自由,展现了禅宗的深邃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佛物兮俱不是:心、佛与物质世界都不是终极真实。
  2. 坐断舌头除药忌:停止无谓的言语,去掉对思维的禁忌。
  3. 横拈倒用总由他:随意地运用各种方法,理解真理。
  4. 活捉魔群穿却鼻:面对内心的魔障,勇敢地直面痛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的“心佛物”和“坐断舌头”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内心的烦恼比作“魔群”,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内心的真实,超越外物的束缚,达到精神的自由与解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内心的真实和情感。
  • :代表智慧与觉悟。
  • :指代世俗的纷扰与障碍。
  • 魔群:指代内心的烦恼和困扰。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核心,彼此相互映衬,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挣扎与觉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心佛物”指的是什么? A. 物质世界
    B. 内心的真实
    C. 都不是终极真实
    D. 以上皆是

  2. “坐断舌头除药忌”是什么意思? A. 停止言语
    B. 去掉禁忌
    C. 以上皆是
    D. 以上都不是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追求物质
    B. 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C. 学习知识
    D. 享受生活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白居易的诗作,探讨自然与内心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感怀。

诗词对比: 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释胜的《颂古二十四首》更侧重于内心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情感与思考。两者都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深厚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