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越山见梅》

时间: 2025-01-04 12:34:36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

瘦还如许。

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

行人去。

暗消春素。

横笛空山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越山见梅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
横笛空山暮。


白话文翻译:

春天还没有到来,酒却无法带我走过千山万水。我依旧瘦弱如故,夕阳下的寒冷让人心生怅惘。
无尽的新愁涌上心头,面对风中的景象却无话可说。行人已经离去,春天的素色悄然消逝。
空山之中,黄昏时分传来悠扬的笛声。


注释:

  • 春未来时:春天尚未到来,暗示心情的忧愁与孤寂。
  • 酒携不到千岩路:酒无法伴随我走过千山,表现出孤独的旅途。
  • 瘦还如许:依旧如同以往那样瘦弱,暗示心情的压抑。
  • 晚色天寒处:夕阳西下,天气寒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无限新愁:无尽的新愁,表达内心的烦恼与忧虑。
  • 难对风前语:面对风中的景象却无话可说,显示出一种无奈。
  • 行人去:行人离去,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暗消春素:春天的色彩悄然消失,意指失去生机。
  • 横笛空山暮:山中传来的笛声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空灵,暗含思乡之情。

典故解析:

此词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春天、酒、行人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与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玉山,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吴文英的一生多与仕途不顺相关,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点绛唇·越山见梅》创作于一个春寒料峭的时节,诗人面对自然的美景,心中却充满了愁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沉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点绛唇·越山见梅》通过描绘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愁苦。开头“春未来时”便直接点出主题,春天的迟延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而“酒携不到千岩路”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感受,酒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对失去的惆怅的无声诉说。接下来的“晚色天寒处”则通过自然的冷清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在无限的新愁面前,诗人感到无以言表,行人离去更是加深了孤独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而“横笛空山暮”则让整首词在忧伤中透出一丝清幽,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共鸣,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寂寞与自然的永恒故事。

整首词以细腻柔和的语言,融汇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一首具有典雅气质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未来时:直指春天未到,心情显得沉重。
  2. 酒携不到千岩路:酒无法伴随,暗含孤独感。
  3. 瘦还如许:体态依旧瘦弱,感情未能得到释放。
  4. 晚色天寒处:环境描写,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5. 无限新愁:新愁不断涌现,内心的烦恼与不安。
  6. 难对风前语:无话可说,表达深切的无奈。
  7. 行人去:行人离去,象征孤独与分离。
  8. 暗消春素:春色悄然消逝,暗示生活的无常。
  9. 横笛空山暮:黄昏时分的笛声,增添了几分诗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来临比作一种期待。
  • 拟人:新愁似乎在呼唤,给人一种情感的生命。
  • 对仗:如“晚色天寒处”和“暗消春素”,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孤独、离愁与自然之美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春天的迟到与自然的冷清,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生机。
  • :寄托情感与孤独的象征。
  • 晚色: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心情的沉重。
  • 行人:象征着人生的流转与离别。
  • 横笛:代表音乐的悠扬,带有思乡之情。

这些意象共同交织,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未来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春天的到来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春天的喜爱

  2. “酒携不到千岩路”中的“酒”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友谊

  3. 整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与梅花
    B. 酒与寒冷
    C. 自然与孤独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
  2. 《江雪》 - 柳宗元

诗词对比:

  • 《春望》与《点绛唇·越山见梅》都表现了春天与孤独的主题,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动荡的感慨,展现出历史的沉重感;而《点绛唇·越山见梅》则更偏向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的网络资源与文学评论。